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本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征订
道德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刘旺东[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采液强度法预测高含水油田地层压力
刘旺东, 杨智刚, 王志钢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6, 12 (
1
): 67-70.
摘要
(
9
)
PDF
(682KB)(
7
)
可视化
收藏
库姆克尔油田为高孔高渗大型海外油田,目前已经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地层压力保持程度低,产量递减大,需要采用合理地层压力来保持产量稳定.通过对比最小流压法、静水柱压力法、低渗透性油藏特征法、原油粘度法、最小自然递减法、地层压力与累积注采比关系法等多种方法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采液强度法预测开发后期合理地层压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西北克孜及亚油田潜山油藏储集层及开发效果评价
杨智刚, 刘旺东, 潘国华, 王志钢, 阿布都艾尼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6, 12 (
1
): 6-12.
摘要
(
25
)
PDF
(2763KB)(
9
)
可视化
收藏
西北克孜及亚油田为典型的碳酸盐岩潜山油藏,油藏特征复杂,开发中对储集层特征和开发效果认识不清.通过运用潜山岩溶学理论并结合开发实践,对油藏模式进行了精细划分,岩性可归纳为风化带和灰岩带两大类型;岩溶带划分为风化壳带、表层带、洞穴带、渗滤带、潜流带和基岩带,其中洞穴带、表层带、风化壳带为产量主要贡献带;通过采用类比相似油田和结合动态分析方法,认为油田产量形势表现为递减快、稳产难度大;产量差异受溶洞、裂缝等因素影响;含水特征主要受裂缝发育及物性差异影响,总体表现含水率快速上升.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西北克孜及亚油田及类似油田开发特征规律,并为此类油田合理开发提供指导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水淹层解释在特高含水油田中的应用——哈萨克斯坦库姆克尔油田为例
杨智刚, 阿布都艾尼, 刘旺东, 潘国华, 赵勋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5, 11 (
4
): 26-30.
摘要
(
22
)
PDF
(2161KB)(
5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采用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自然电位基线偏离法、自然电位与电阻率结合法、碳氧能谱与中子俘获测井等多种方法相互结合定性识别特高含水库姆克尔油田水淹层;并且利用C/O能谱测井与中子俘获测井计算含水饱和度,运用可动水饱和度和产水率划分水淹强度并对水淹层量化;依据水淹层解释的结果并结合水淹类型,对全油藏水淹层的平面展布及强度进行论述,同时从沉积微相、构造、注水强度和采液强度对水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依据水淹情况综合分析,确立了剩余油分布的特征,选定了下步挖潜的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KS油田 OBJ1生产层产量递减原因分析及调整对策
郑强, 马崇尧, 刘旺东, 阿不都艾尼, 李淑凤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5, 11 (
1
): 42-45.
摘要
(
7
)
PDF
(772KB)(
5
)
可视化
收藏
KS油田OBJ1生产层已进入特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自2010年开始产量递减加快,日产油水平由2010年的766 t下降到2013年的318t。通过分析,确定造成产量递减加大的原因是降低注水量后产液量的下降和注采结构不合理。为改善开发效果,制定的调整对策是完善注采井网,调整注采结构,进行合理配注来降低产量递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