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西泉地区火山岩储集层岩性识别及储层预测
张金风, 刘艳红, 万文胜, 张艳梅, 尹东迎, 杨香丽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0, 16 (3): 6-10.  
摘要10)      PDF (3823KB)(9)    收藏
依据取心井的岩石薄片鉴定、X衍射等资料,结合岩心观察,将西泉103井区石炭系火山岩复杂岩性进行重新归类,划分为安山岩、火山角砾岩、角砾凝灰岩、凝灰岩4类.研究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各类岩性电性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以测井曲线响应进行模式识别,划分57口井单井岩性.统计各岩性波阻抗值,通过反演波阻抗曲线与测井曲线计算拟合度,曲线相关度为75.4%,实现安山岩、火山角砾岩、角砾凝灰岩、凝灰岩有效预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开发地震中的时深延拓及快速储层预测技术应用—以BS油藏为例
刘艳红, 罗强, 万文胜, 袁霁, 马宝军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8, 14 (4): 57-60.  
摘要7)      PDF (1889KB)(4)    收藏
开发地震的兴起使得地质技术的应用范围大为扩展,但针对开发阶段的地质问题,应用地震资料来快速有效解决的手段和技术较少.本文主要以高精度地震处理资料为基础,针对目的工区小层标志层不清、老井测井曲线测深不够、控制井点少,砂体展布认识不清等问题,应用多井合成记录的联合统层、时深曲线延拓技术、岩性快速随机反演进行了应对解决,积累了地震资料在开发应用中的实用技术,使地震资料也能被开发人员快速转化应用起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中深层碎屑岩低孔渗油气藏水平结构裂缝发育特征
师永民, 王理瑞, 章彤, 王国先, 唐文连, 刘艳红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8, 14 (2): 1-7.  
摘要21)      PDF (1627KB)(6)    收藏
一般埋深大于2 000m的中深层碎屑岩低孔渗储层除了发育高角度缝和垂直缝外,还普遍发育低角度裂缝和水平缝,从沿垂向最大应力破裂产生垂直缝和高角度缝的观点解释不通.从中深层油气藏岩体结构、岩体强度及力学稳定性角度分析,认为如果从一个油气藏单位来讲,岩体组成是均一的,则沿垂向最大主应力方向产生垂直缝或高角度缝;如果一个油气藏岩体非均质性强,存在沉积层理、岩性界面、不整合等低角度软弱结构面,岩体强度大大降低,容易受应力扰动破碎形成结构裂缝.提出了裂缝发育受三向应力差和结构面双重控制的观点,丰富和完善了裂缝成因机制,合理解释了中深层油气储层普遍发育低角度和水平缝的困扰问题,首次提出了中深层碎屑岩油气藏发育有低角度裂缝与水平裂缝的普遍性,对于建立中深层复杂裂缝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数模技术在裂缝性油藏不稳定注水中的应用——以火烧山油田H3油藏为例
马宝军, 梁成钢, 吴承美, 刘艳红, 夏平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7, 13 (2): 35-37.  
摘要11)      PDF (1566KB)(9)    收藏
火烧山油田H3油藏为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裂缝发育、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是制约油藏开发的主要因素,而不稳定注水是减小储层非均质性不利影响的开发措施.针对油藏地质特征和开采现状,有效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优化不稳定注水参数及方案,并经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火烧山油田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探索了一条方便、有效、经济的途径.同时,也实现了油描到动态分析再到实际生产的转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低渗透砂岩油藏裂缝三维精细表征技术
王晓强, 吴承美, 刘艳红, 夏平, 袁霁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7, 13 (2): 20-26.  
摘要13)      PDF (3645KB)(7)    收藏
长期以来,裂缝建模一直是地质建模的难点,建立一个准确的地质模型是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火烧山油田属于裂缝性复杂的油藏,目的层二叠系平地泉组是在沉积背景上多次构造、多种成岩作用改造后形成,其储集空间为孔隙、裂缝组合的复杂网络,主力储层H3层内裂缝发育,裂缝类型以高角度(大于79°)直劈缝为主,裂缝主方向为南北向,其次为北西向、北东向和近东西方向,呈“米”字型展布.充分利用了地应力分析、岩心观察描述、微地震监测、地球物理测井等资料,采用FracMan专业裂缝建模软件对火烧山油田H3油藏的裂缝方位、密度、离散度、空间分布形式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地震反演、生产动态表征,建立了精细的裂缝模型,计算出裂缝的等效渗透率、sigma因子等参数,为H3油藏双孔双渗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地质参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