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H油田东河砂岩油藏水淹特征研究
史涛, 李刚, 曹军涛, 马慧, 冯凯, 张少伟, 王伟伟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7, 13 (4): 47-50.  
摘要13)      PDF (2365KB)(5)    收藏
H油田东河砂岩油藏为一套中孔、中高渗透储层,油藏开发初期油井含水较低,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尤其在部分油井提液后,含水上升幅度较大,油藏内部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淹,层间矛盾突出.从单井的四性关系出发,在对水淹层进行定性解释、细分层定量解释基础之上,结合油藏动态、静态地质资料,制定水淹标准,综合研究油层的水淹特征.研究表明,油藏以中、高水淹为主,纵向上上部主要为中高水淹,高水淹层主要分布于物性好、厚度大、夹层少的下部;空间上以锥间体和锥扇体水淹为主.水淹特征的研究为油藏开发效果评价及以后的开发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M油田CⅢ油藏产量劈分新方法
史涛, 王超, 周飞, 赵红, 李绍华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5, 11 (4): 36-40.  
摘要10)      PDF (1168KB)(4)    收藏
M油田CⅢ油藏含砾砂岩段大多数井采用一套层系笼统生产,由于层间矛盾严重,各层产能及采出程度差异大,对单井单层产量的准确劈分是剩余油研究的关键.常用的地层系数结合生产压差的方法进行劈分后定量吻合程度不高,因此结合生产实例建立动态劈产模型:①依据不同水驱模式、隔夹层、储层物性差异、产液剖面等六种因素进行CⅢ1-3层与下部CⅢ4-5油层间的产量劈分;②用试凑法建立了油井CⅢ1-3层累积产油量与油层有效厚度、含油饱和度关系的劈产动态模型,并提出该模型的应用原则.通过老井产液剖面、岩心渗透率等资料较好验证了劈产结果的可靠性,为下步剩余油挖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