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本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征订
道德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吕文新[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特低渗透裂缝砾岩油藏水淹层识别综合技术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二叠系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为例
吕文新, 金萍, 林军, 张广群, 刘永萍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07, 3 (
4
): 35-39.
摘要
(
29
)
PDF
(518KB)(
6
)
可视化
收藏
在油藏调整过程中,水淹层的识别,是保证油藏调整成功的基础.本文通过2003-2006年八区下乌尔组特低渗透油藏调整,利用综合测井、核磁测井等技术对低渗透油藏水淹层识别进行研究,形成了低渗透油藏水淹层识别方法,是调整井投产初期高含水井由近20%下降到4.0%左右,确保油藏调整的顺利实施,共钻加密调整井629口,初期平均产能超过设计产能44%,建产能154×104t.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2.
530井区J1b4+5层应用油藏描述及数模提高采收率研究
金萍, 吕文新, 汪玉华, 吴让彬, 曹兴国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07, 3 (
1
): 67-71.
摘要
(
18
)
PDF
(932KB)(
5
)
可视化
收藏
530井区J1b4+5层油藏属断层遮挡-岩性复合圈闭砾岩油藏,已进入高含水递减阶段,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认识不够,常规动态管理存在不定量、结果不可预测性等问题,近年通过开展高含水期精细油藏描述及数模动态预测研究,精细地质建模,定量描述剩余油,突破了原有认识.2002-2006年应用油藏描述成果及数模预测技术,实施油藏由定性向精细油藏定量化管理转变,2002-2006年平均绝对年油量油量递减仅为1.6%,采收率提高4个百分点,增加水驱可采储量55.5×104t,实现了油藏持续稳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