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重32井区稠油水平井地表汽窜治理技术研究
王晓惠, 赵玲莉, 王海峰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4, 10 (3): 64-67.  
摘要12)      PDF (2134KB)(6)    收藏
针对风城油田重32井区齐古组浅层稠油在长期蒸汽吞吐过程中出现的地表汽窜问题,室内研制了两种高温堵剂,其中高温聚合物凝胶堵剂成胶前粘度低,易泵注,成胶后粘度高,耐温性能好,加入体膨颗粒以后能够有效防止未成胶堵剂在大孔道中的漏失;可解冻胶堵剂在120℃条件下,恒温两个月仍具有高分子聚合物所特有的粘弹性,测定其岩心封堵率为99.63%,经酸化处理后,其酸蚀率为22.43%.封堵前采用电位监测法对汽窜通道进行模拟,寻找汽窜通道的关键节点位置,通过对处在关键节点位置的稠油水平井汽窜通道实施有效封堵,从而达到解决地表汽窜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2. 白家海地区西山窑组煤层储层压裂改造难点和对策
张涛, 王晓惠, 毛新军, 杨建强, 王海峰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4, 10 (2): 65-67,75.  
摘要15)      PDF (1657KB)(8)    收藏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西山窑组煤层分布面积广,并具有煤层储层开发的有利条件,前期C*04井通过压裂改造,压后获得一定产能,但是由于工艺技术条件限制,未充分改造目的层,本文通过前期C*04井压裂改造分析以及文献调研,确定了白家海地区煤层储层压裂改造难点及对策,并在C*12井进行应用,施工获得成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稠油水平井高温调剖剂的研究与应用
赵玲莉, 王晓惠, 李得志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2, 8 (4): 85-90.  
摘要15)      PDF (331KB)(5)    收藏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重32井区齐古组浅层稠油油藏水平井井间汽窜问题,研究了两种耐高温的化学封堵剂,其中高温化学凝胶剂交联反应温度70~150℃,成胶时间3.5~12h可调,在室温、170s-1下粘度为70.0~120.0mPa·S,成胶后粘度在3000—25000mPa·S之间(室温-120℃);高温的高强度树脂堵剂交联反应温度80~200℃,成胶时间4.0~20h可调,在室温、170s-1条件下粘度为6.0~20.0mPa·S,成胶后堵剂的弹性模量G值在14000Pa~65000Pa之间,温度越高,G值越大,在120℃高温环境下稳定存在6个月以上。2010年在重32井区齐古组油藏选取4口水平井,采用室内研制的高温化学封堵剂以及配套的水平井调剖工艺对其实施了高温调剖作业,有效的封堵了汽窜通道,改善了吸汽剖面,提高了水平段动用程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4. 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综合解堵技术研究
赵玲莉, 王晓惠, 周兴旺, 王明星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1, 7 (3): 49-54.  
摘要10)      PDF (348KB)(5)    收藏
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属于能量较强的边底水油藏,目前已处于高采出、高含水开采阶段,大量的低产井严重制约了油藏的开发,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储层污染严重,此外固井质量差等原因不同程度的造成了油井的产量的下降。本文针对该油藏储层污染问题进行了综合解堵技术研究,筛选出了三种综合解堵工作液体系,采用将酸液浸泡、近井地带防膨及井筒防蜡三种不同工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趟采用多段塞、多处理液的综合解堵治理新工艺,有利于解除多类型堵塞物,提高了解堵有效率。2010年我院在三工河组油藏采用综合解堵技术现场试验13井次,解堵有效率高,增油效果显著,为彩南油田的增产、上产作出了贡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5. 石南21井区低渗油藏堵水工艺技术研究
赵玲莉, 王晓惠, 白翔, 孔明伟, 王燕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09, 5 (2): 45-49.  
摘要28)      PDF (235KB)(7)    收藏
根据陆梁油田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油藏中孔低渗的特点,针对不同投产类型的高含水油井提出了治理思路及实施方案,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最终筛选出了适合于该油藏的堵剂及其现场工艺,并投入现场试验16井次,取得了很好的增油降水效果,目前该工艺技术已在陆梁油田石南21井区逐渐推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6. 彩南油田调剖技术探索
赵玲莉, 李远林, 王晓惠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08, 4 (3): 68-70.  
摘要25)      PDF (169KB)(6)    收藏
从彩南油田西山窑组油藏多年注水开发,进入高含水后的开采效果,分析了调剖效果逐年变差,多次重复调剖井组增油效果逐渐变差的主要,提出了酸压调剖技术思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有望提高中、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改善注水井的吸水剖面,使注入水发挥更有效的驱替作用,提高动用程度,增加采收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