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深地盐穴储能库氮气阻溶造腔技术发展现状
王江帅, 王贝, 任茜钰, 徐可, 赵银欣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5, 21 (3): 85-94.   DOI: 10.12388/j.issn.1673-2677.2025.03.009
摘要11)      PDF (2050KB)(5)    收藏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能源存储技术的革新对于保障能源的稳定供应和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深部地下盐穴因为其独特的稳定性和密闭性,成为石油、天然气、氢气等能源存储空间的首选,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相比于油垫法造腔,氮气阻溶造腔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环保、经济的盐穴储能库造腔方法。针对盐穴储能库氮气阻溶造腔技术,对比分析了油垫、气垫阻溶造腔技术特点,介绍了氮气阻溶造腔工艺技术,包括井口流程改造、现场配套注氮工艺、气液界面监测控制技术等;列举了国内外应用案例分析;在对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该技术在提高储气库建造效率、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深层深井井筒完整性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宋学锋 , 李志彬, , 刘金铭 , 王江帅 , 丁意达 , 钱雪森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4, 20 (4): 8-18.   DOI: 10.12388/j.issn.1673-2677.2024.04.002
摘要131)      PDF (2630KB)(75)    收藏

随着油气资源开发不断向深水、深层/超深层迈进,复杂的地层和井筒条件给油气井安全稳定生产带来极大挑战。常规电缆测井技术和套管封隔器找堵漏技术虽然可以满足井筒完整性检测的技术需求,但需要油井停产,且联合检测费用较高。近年来,光纤传感技术在油气行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井筒完整性实时监测打开了新思路。通过系统总结井筒完整性检测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对深层深井井筒完整性检测技术做出如下展望:(1)将光缆永久式、半永久式布置在油井内,可对井筒内温度场、压力场、应力场、声波、振动、流体进行实时监测,为油气井完整性状态评估提供直接数据;(2)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DTS)和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DAS)等具有连续、实时、分布式测量的特点,适合在建井阶段投入使用,实现油气井全生命周期的完整性监测;(3)对光纤信号处理大部分依靠经验法,通过模拟实验确定信号范围,实验室与井下的真实环境相比差距较大,需深入开展入井试验,通过井筒真实环境建立实际的测量解释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老井封堵段水泥塞-地层界面剥离失效数值模拟

付盼, 王江帅, 刘天恩, 夏焱, 邓嵩, 唐政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3, 19 (4): 69-74.   DOI: 10.12388/j.issn.1673-2677.2023.04.009
摘要81)      PDF (4278KB)(31)    收藏

受限于套管直径小、套管连接螺纹不具备气密封性等因素,老井无法直接转为储气库注采气井,因此老井井筒必须进行封堵改造,并保障封堵的有效性。以河南叶县储气库某老井为例,根据地层岩性、井径情况,确定了老井段铣封堵层位,建立了基于内聚力模型单元(Cohesive)方法的盐穴储气库段铣封堵老井水泥塞-地层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明确了储气库定压条件下水泥塞-地层界面剥离失效规律,得到了界面的极限剥离长度。研究表明:对于无射孔段老井,为防止天然气在纵向、横向上的泄漏,需要在盖层段和盐层段分别建立水泥塞屏障体;储气库压力恒定20 MPa条件下,水泥塞底部受压后会发生一定程度微小形变,致使水泥塞-地层胶结界面产生剪切方向变形,累计到一定程度后即发生剥离;随着模拟时间增加,剥离段长度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极限剥离失效长度为18.4 m;水泥塞-地层界面剥离失效长度随水泥塞弹性模量的增大而降低,建议使用高弹模水泥浆体系进行井筒封堵作业。研究结果有助于判断现场老井段铣封堵长度是否足够,为保障储气库长久安全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