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相渗剂接枝改性支撑剂稳油阻水性能研究
张伟, , 闻学军 , 蒲迪 , 罗平亚 , 郭拥军, , 熊启勇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5, 21 (1): 69-77.   DOI: 10.12388/j.issn.1673-2677.2025.01.008
摘要30)      PDF (1987KB)(26)    收藏

克拉玛依油田某区实施压裂增产后,出现大量生产井压后含水快速上升且含水率高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通过硅烷偶联剂KH570将疏水缔合型相渗剂接枝到石英砂表面,制备出疏水缔合型相渗接枝支撑剂RPM-SiO2。对RPM-SiO2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和SEM电镜扫描,证实相渗剂于支撑剂表面接枝成功,并在克拉玛依油田某区油藏条件下对比研究了RPM-SiO2和空白石英砂支撑剂的常规性能(润湿性、密度、酸溶解度和抗压强度)、导流能力和控水能力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RPM-SiO2和空白石英砂支撑剂综合性能基本一致,满足行业标准要求;两者油相导流能力几乎一致,但RPM-SiO2的水相导流能力低于空白石英砂支撑剂的25%;RPM-SiO2相对空白石英砂支撑剂水相渗透率下降83.41%,油相渗透率下降17.49%,产出液含水率下降18.65%,具备良好的控水能力和长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陇东油区水基钻井液压滤废液循环利用技术
邵斌, 罗平亚, 兰军, 刘鹭, 常军利, 杨震,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5, 21 (1): 24-31.   DOI: 10.12388/j.issn.1673-2677.2025.01.003
摘要32)      PDF (2158KB)(25)    收藏

陇东油区要求全面落实钻井液不落地技术,促进钻井废液循环利用。针对钻井现场压滤废液再利用配制水基钻井液性能不达标及影响因素不明确的问题,利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滴定法、细菌平皿计数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开展了提高压滤废液重复利用率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实验明确了钙镁离子、细菌和重金属含量高为导致压滤废液配制水基钻井液性能差的主要原因。研发了改性聚凝沉淀型络合剂Ⅱ、聚醚类破乳剂JX和絮凝剂ZY-Ⅰ、ZY-Ⅱ,结合杀菌剂完成絮凝沉淀杀菌处理,钙镁离子去除率平均达95.5%,腐生菌(TGB)杀菌率达96.54%,硫酸盐还原菌(SRB)杀菌率达100%,重金属含量小于2.31 μg/L。完成陇东油区6口井压滤废液循环利用及配制水基钻井液室内实验。形成陇东油区压滤废液循环利用新技术,该技术在陇东油区5口井进行现场应用,压滤废液循环利用配制水基钻井液性能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保障钻进顺利进行,有效保护了环境节约了水资源,应用和推广前景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玛湖凹陷风城组碱盐井筒结盐规律探究
吴定莹 , 蒲迪, , 郑苗 , 尹剑宇 , 罗平亚 , 郭拥军,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3, 19 (3): 42-48.   DOI: 10.12388/j.issn.1673-2677.2023.03.007
摘要89)      PDF (1744KB)(93)    收藏

玛湖凹陷风城组碱盐地层压裂后排采过程中存在井筒结盐的问题,但结盐规律尚不明确。通过静态和动态结盐评价实验研究了结盐率的油藏条件影响因素以及生产过程中流速和产气量对井筒结盐的影响,明确了井筒结盐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三种典型盐溶解度影响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明确了不同组成复合盐溶液析出盐晶的边界条件(总盐度、离子配比)及对应盐晶类型;在相同盐度下,不同组成复合盐析出程度介于单独盐之间,析出盐优先顺序依次为碳酸氢钠、碳酸钠、氯化钠,与各种盐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一致;随着流速、产气量的增加,结盐量均先增加后减少,当日产液量为40 m3/d、气液比为200 m3/L时,结盐量最大。对碱盐井筒结盐规律的研究可指导生产过程排采参数的合理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返排阶段井筒结盐问题,保障压后顺利试油,为后期生产过程中风城组碱盐地层防盐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机器学习算法概述及其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
李宏波, 罗平亚, 白杨, 李道雄, 常爽, 柳新国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2, 18 (1): 1-13.   DOI: 10.12388/j.issn.1673-2677.2022.01.001
摘要188)      PDF (1853KB)(63)    收藏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核心—机器学习方法应用在钻井工程中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其中钻井工程作为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利用机器学习方法优化钻井参数、进行事故预测与预警对于指导钻井工作经济、安全、高效、环保进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利用以往经验、数据难以有效指导深井超深井钻井工作的情况,对目前机器学习所使用的算法进行了概述,浅析了机器学习应用在钻井工程中带来的益处,结合实际钻井工程需求调研了目前国内外机器学习在钻井工程中的一些实际应用,指出了机器学习在钻井工程中应用时面临的问题所在,对指出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法,期望机器学习技术能为我国钻井工程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高效防膨抗盐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研究
孙锡泽, 许成军, 罗腾, 郭拥军, 任洪达, 罗平亚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1, 17 (3): 79-83.  
摘要105)      PDF (3467KB)(83)    收藏
基于某油田配液污水,开展了高效防膨抗盐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研究,用于解决黏土含量高、强水敏、弱胶结、易松散储层与压裂液体系接触后水化膨胀甚至岩石骨架垮塌堵塞压裂裂缝及基质孔隙、喉道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以KY-2为抗盐减阻剂、FP-3为有机胺复合防膨剂、ZP-2为助排剂,采用矿化度为15 548.96 mg/L的配液污水配制0.05%KY-2+0.4%FP-3+0.1%ZP-2高效防膨抗盐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其防膨率(96.2%)可与4%KCl相当,防膨效果好;清水冲洗10次后,防膨率仍有89.87%,长效防膨效果好;同时,在该配液污水条件下,减阻率达78.45%,降阻效果好。通过现场试验效果验证,该体系改善了强水敏储层KCl用量大,成本高,无法使用免混配工艺以及由于高矿化度导致减阻率下降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不同渗透率及渗透率极差下不同分子缔合聚合物的渗流驱替特征研究
梁严, 王毅, 张新民, 曹苗, 胡俊, 张伟, 罗平亚, 郭拥军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1, 17 (3): 44-52.  
摘要55)      PDF (5083KB)(35)    收藏
通过建立具有良好孔渗参数重现性和稳定性的长填砂模型,在不同渗透率和渗透率极差下考察了不同疏水基含量缔合聚合物在相近剪切粘度下的渗流特性及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0.55~6.93 μm 2的渗透率范围内,不包含疏水基的DM-0均表现出“等阻”的渗流模式,而缔合聚合物DM-1~DM-3均在一定临界渗透率前后分别表现出“等阻”和“增阻”的渗流模式,且该临界渗透率随疏水基含量增加而明显增大。同时,不同渗透率极差下以“增阻+增阻”模式的组合可获得最好的驱油效果且“增阻”模式越强可适应的渗透率极差越大。通过缔合聚合物不同渗流模式的协同驱油可为非均质油藏显著提高采收率提供重要技术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