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卡拉库里区块碳酸盐岩沉积相分布特征研究
徐士鹏, 马崇尧, 王娜, 吾尔古丽·阿不都克里木, 闫超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0, 16 (3): 1-5.  
摘要17)      PDF (3778KB)(9)    收藏
卡拉库里区块构造形态呈北西高、南东低的趋势,总体上向东南倾伏.各小层顶界构造均表现为构造起伏程度低、构造形态继承性明显的特征.本次研究区内有西莎、西吉、东阿拉特共3个气田,总井数为11口,目的 层为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J3k+o)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利用测井、薄片鉴定、取心、地震等资料开展了目的 层的沉积分布特征研究,总结出卡洛夫-牛津阶储层主要发育台地边缘滩、开阔海台地、局限台地3类亚相沉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哈萨克斯坦阿里斯库姆油气藏油环边部潜力分析方法研究
马崇尧, 徐士鹏, 王成林, 高立群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9, 15 (3): 45-48.  
摘要15)      PDF (2549KB)(6)    收藏
阿里斯库姆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主力层白垩系M-II层地震品质差,分辨率低,断裂带附近构造失准,油气界面不落实,以上问题制约着油田挖潜和滚动扩边.为实现油田开发效益最大化,积极开展针对性研究工作.全面研究总结了针对油田潜力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叠后地震资料提频处理和采用速度分析、层位控制法重建速度场来提高构造解释精度,以及利用综合测井解释及数值模拟技术来确定油气界面变化规律,最终实现阿里斯库姆油田产能建设的良性循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分类与质量评价——以哈萨克斯坦北特鲁瓦油田KT-I油层组为例
卢志明, 张大伟, 徐士鹏, 马崇尧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9, 15 (2): 12-17.  
摘要16)      PDF (3117KB)(7)    收藏
为了研究北特鲁瓦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分类方法及其与产能的关系,笔者利用测井、岩石薄片、压汞、试油等资料,对北特鲁瓦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分类与质量评价,并建立了不同类型储层与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利用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参数、以及测井资料对孔隙型储层质量进行评价与分类是可行的,研究区KT-I油层组А21、А32层为优质储层,其余各层储层质量较差,本研究成果可为后期该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和老区扩边勘探、滚动开发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tNavigator油藏数模软件在低渗油藏压裂优化中的应用
王言, 郑强, 马崇尧, 李淑凤, 孙超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6, 12 (3): 29-31.  
摘要17)      PDF (1619KB)(7)    收藏
低渗透油藏油井常采用水力压裂方式进行投产,通过改善井筒周围储层的渗流能力,从而提高油井产量。在油藏数值模拟中应用等效裂缝、局部网格加密等方法模拟裂缝时存在油井指标拟合精度低、油藏整体压裂优化效果差等问题;应用tNavigator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压裂模拟功能,不仅提高了S低渗透油田压裂井开发指标的拟合精度,而且优化了合理裂缝半长为60 m~90 m。当裂缝半长为60 m时,合理井距为150 m。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5. KS油田 OBJ1生产层产量递减原因分析及调整对策
郑强, 马崇尧, 刘旺东, 阿不都艾尼, 李淑凤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5, 11 (1): 42-45.  
摘要7)      PDF (772KB)(5)    收藏
KS油田OBJ1生产层已进入特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自2010年开始产量递减加快,日产油水平由2010年的766 t下降到2013年的318t。通过分析,确定造成产量递减加大的原因是降低注水量后产液量的下降和注采结构不合理。为改善开发效果,制定的调整对策是完善注采井网,调整注采结构,进行合理配注来降低产量递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