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克—独反输管线运行优化研究
祝守丽, 祁明业, 黄波, 柳玉均, 王海瑞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1, 17 (2): 82-87.  
摘要34)      PDF (2400KB)(11)    收藏
克—独D 377 mm管线投入反输以来,在四泵站加热过程中由于局部摩阻消耗掉了大量的动能,出现出站压力骤减的不利现象,为减少四泵站内克独反输管线动能过度消耗,提高外输原油压力,合理控制外输参数,四泵站根据反输工艺现状,合理对过站工艺进行了调配优化研究,工艺优化后的克独反输管线不但能够在温度、输量上满足运行需求,而且压能损耗减少了0.5 MPa,为管线安全运行、创造更加经济效益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双级自平衡封隔器的设计
黄波, 李德龙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2, 8 (z1): 111-114.  
摘要8)      收藏
现阶段,提高封隔器耐温耐压工作性能的主要方法是:(1)研制新型胶筒材料;(2)改变胶筒形状尺寸,(3)增加“防突”结构.提出了一种提高封隔器耐温耐压差性能的新方法:通过双级胶筒、自平衡活塞结构,实现压力逐级降低,从而降低单级胶筒的工作压差,提高封隔器在常温及高温情况下的耐压差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缝内转向压裂”——一种新的转向压裂技术方法探索研究
黄波, 郎建军, 李佳琦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2, 8 (z1): 45-50.  
摘要16)      收藏
人工暂堵转向重复压裂技术是挖掘开采老区低渗油藏剩余油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常规转向压裂技术存在转向程度不理想、施工缺乏理论依据、压后解释缺乏理论支撑等问题,特别针对转向压裂缝内是否转向、缝内转向机理和方式以及怎样实现缝内转向等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环节比较薄弱.基于此,本文在常规转向压裂的基础上提出了“缝内转向压裂”概念,初步探索了其理论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水平应力差拐点”、“缝端封堵技术”等新概念及方法,着重分析了缝内转向压裂4种裂缝形态,给出了其适合的储层条件、实现途径分析以及初步概念设计方法.这对老油田综合治理、二次开发以及稳油控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丰富转向压裂技术体系、经验型压裂向精细化压裂的转变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