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西泉地区火山岩储集层岩性识别及储层预测
张金风, 刘艳红, 万文胜, 张艳梅, 尹东迎, 杨香丽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0, 16 (3): 6-10.  
摘要10)      PDF (3823KB)(9)    收藏
依据取心井的岩石薄片鉴定、X衍射等资料,结合岩心观察,将西泉103井区石炭系火山岩复杂岩性进行重新归类,划分为安山岩、火山角砾岩、角砾凝灰岩、凝灰岩4类.研究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各类岩性电性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以测井曲线响应进行模式识别,划分57口井单井岩性.统计各岩性波阻抗值,通过反演波阻抗曲线与测井曲线计算拟合度,曲线相关度为75.4%,实现安山岩、火山角砾岩、角砾凝灰岩、凝灰岩有效预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北部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模式研究
谭强, 张小红, 岳红星, 王菁, 张金风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8, 14 (4): 1-7.  
摘要15)      PDF (2254KB)(7)    收藏
根据三维地震、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吉木萨尔凹陷北部二叠系梧桐沟组发育有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相,其中梧桐沟组一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发育的集中层系.根据对梧桐沟组碎屑岩成熟度、砂岩厚度变化趋势及地震反射形态的分析,认为梧桐沟组沉积期受东南部、北部、南部和西部至少四个位置的物源所控制,在此控制下自研究区周边发育有多个辫状河三角洲.早期沉积受水体范围所限,随着水体范围的扩大,三角洲规模逐渐增大,并在梧一段沉积中晚期辫状河三角洲规模达到最大.随后可容空间的持续增加,沉积物供给逐渐减少,三角洲规模逐开始萎缩,大部分三角洲在梧一段晚期至梧二段沉积期基本消失.由于水进沉积环境的影响,同一位置不同时期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纵向上呈退积式叠置关系.据分析梧桐沟组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端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是最具有优势油气储层,而优势储层分布与三角洲空间叠置关系一致,既地层自下而上,由老到新,优势储层均是由凹陷内部向边缘分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准东北部二叠系平地泉组致密油勘探潜力分析
张金风, 曾良雄, 朱喜萍, 向辉, 宋小彬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6, 12 (4): 11-15.  
摘要16)      PDF (2363KB)(5)    收藏
准噶尔盆地东部二叠系致密油南有芦草沟组、北有平地泉组.目前芦草沟组云质岩发育区致密油已获得突破,多井钻获工业油气流.位于准东地区北部沙帐断褶带-石树沟凹陷的平地泉组致密油沉积环境与吉木萨尔凹陷二叠世沉积环境相似,云质岩发育区面积广,二叠系平地泉组一段、二段规模发育优质烃源岩.通过平地泉组烃源岩评价、云质岩分布范围、储集层物性裂缝发育特征及后期构造活动影响对准东北部致密油油藏进行综合潜力分析,指出准东北部致密油成藏关键因素及有利勘探区,为该区下步勘探工作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4. 昌吉油田吉7井区八道湾组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吴建英, 宋小彬, 林有志, 张金风, 许学龙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5, 11 (1): 5-9.  
摘要17)      PDF (915KB)(4)    收藏
利用昌吉油田吉7井区测井资料及所鉆取的岩心等资料,对该区储层四性(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储层测井曲线与试油结果,识别出油层、油水同层、含油层、水层等。利用油层图版技术对测井曲线作进一步完善分析,确定出了该区有效厚度下限标准,从而为该区储量研究、储层评价和增产,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