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本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征订
道德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 石立华[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效应的超低渗透油藏新型产能模型研究
单安平, 石立华, 康恺, 芦超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7, 13 (
4
): 41-46.
摘要
(
14
)
PDF
(1490KB)(
9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内外关于直井产能公式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储层基质中的达西流动特征,而矿场生产实践和室内实验研究表明,超低渗储层基质渗流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和流态的多变性,不符合经典的达西渗流规律.通过目标油田岩心压汞实验,得到启动压力梯度与毛管半径和渗透率的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岩石应力敏感效应的油井产能模型,定量分析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系数对油井产能的影响程度,并应用该模型对延长油田超低渗透X区块油井产量进行预测,平均符合率达92%.结果表明:应力敏感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对单井产能的影响较大,应用推导的改进单井产量计算模型计算结果,更加符合超低渗透油藏的生产实际情况,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油井合理工作制度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海上稠油砂岩油藏剩余油微观机理实验研究
石立华, 王卫忠, 张亮, 王伟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6, 12 (
1
): 54-59.
摘要
(
8
)
PDF
(1256KB)(
8
)
可视化
收藏
稠油油藏由于其特殊化学结构和非牛顿特征使得稠油在储层岩石中的渗流受到较大影响,其微观渗流机理对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的研究和注水生产压差优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稠油的非牛顿特征以及在多孔介质中的非线性渗流特征为理论依据,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对稠油异常粘度特征、流变特征及含水率对原油粘度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海上稠油砂岩油藏的渗流特点,研究井距、注采压差、非均质性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为探索海上稠油油田提高采收率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高含水期海上稠油砂岩油藏剩余油敏感性研究及分布表征
石立华, 康恺, 王乔, 王建军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3, 9 (
3
): 39-42.
摘要
(
9
)
PDF
(1192KB)(
6
)
可视化
收藏
以秦皇岛32-6油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了该开发单元储层物性和原油性质不同开发阶段对剩余油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建立了该开发单元剩余油随原油粘度、油层厚度、纵向非均质性、井距、采液速度、提液时机变化的数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对比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可知,不同条件下影响剩余油的主控因素不同.其中,纵向非均质性对剩余油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原油粘度和采液速度,提液时机、油层厚度和井距的影响较小.另外,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无因次化,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出了不同地质、流体物性、开发等因素下剩余油非均质程度的相关式,对该单元开发调整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