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激光雷达技术在复杂山地地震采集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br#
徐文瑞 , 王利业 , 魏晨成 , 秦鑫 , 刘壹雁 , 彭晓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5, 21 (1): 1-9.   DOI: 10.12388/j.issn.1673-2677.2025.01.001
摘要55)      PDF (12113KB)(44)    收藏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油气资源蕴藏非常丰富,由于高陡起伏的地表条件和复杂多变的地下结构,区内地震勘探面临野外采集实施难度及安全风险大、采集效率低、投资成本高的问题。围绕地震采集提质增效目的,引入激光雷达技术,利用激光雷达影像和高精度高程数据的“千里眼”功能,可快速实现山地激发类型划分、山地炮点预设计、精细表层调查设计、山地车辆通行导航设计、风险等级划分等功能。通过野外山地地震资料采集的实际应用,实现了可控震源进山,有效提高了山地可控震源激发比例和野外采集作业效率,达到了野外提质增效目的。展望未来,认为激光雷达技术在复杂山地地震采集作业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激光雷达影像的高精度坐标和高程模型有望取代野外采集中传统测量工序;应用高分辨率的坐标和高程可以提高表层建模反演精度;通过高清影像和数字高程平台有望实现快速构建数字露头模型,推动物探工序升级换代,促进山地高效勘探实施和复杂山地构造资料改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双复杂山地区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以博格达山地二维为例
秦鑫, 苏卫民, 徐文瑞, 魏晨成, 李献民, 田晨曦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0, 16 (3): 11-16.  
摘要18)      PDF (14448KB)(9)    收藏
地表复杂、地下构造复杂的地质构造称为双复杂构造,双复杂构造地震波场复杂,资料成像困难.以博格达山地二维为例,在充分收集和分析地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了伪三维层析静校正、模拟退火静校正、多域保幅去噪、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有效的解决了构造成像困难问题.根据本次成果资料钻井,获得了工业油气流,进一步验证了采用本文提出的关键处理技术,能够解决双复杂地区构造成像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新疆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地区地震勘探技术攻关与应用
秦鑫, 徐文瑞, 温军, 宋志华, 杨军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9, 15 (3): 1-6.  
摘要13)      PDF (4842KB)(11)    收藏
以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二维地震勘探工程为基础,系统分析了以往地震勘探成果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高密度宽线采集、低频可控震源激发、综合静校正、聚束滤波多次波衰减等技术方案.有效提高了石炭系顶界面成像效果和内幕构造特征,为落实乌伦古地区烃源和有利构造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覆盖密度对准东致密油藏成像响应的影响
王正军, 秦鑫, 夏建军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4, 10 (4): 24-27.  
摘要15)      PDF (2166KB)(79)    收藏
准噶尔盆地致密油勘探起步较晚,相关的采集方法研究还是空白,根据以往地质分析,盆地主要发育以二叠系咸化湖盆沉积的白云岩及白云石化岩类为主的碳酸盐岩致密油藏,埋深大于3000米,主要“甜点”区为溶蚀孔发育型和裂缝-孔隙型两类[1][2].以往以构造勘探为目标的大面元、低覆盖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致密油气藏对振幅、相位及裂缝、小断块的分辨能力要求,本文以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地区开展的高密度采集试验实际资料为基础,从叠前偏移角度分析覆盖密度与成像响应之间关系认为,面元一定情况下,增加覆盖密度有利于提高成像精度,且存在覆盖密度变化拐点,该拐点是采集设计确定覆盖密度的底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