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本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征订
道德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 程宏杰[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砾岩油藏聚驱前缘水驱注采调控研究
程宏杰, 王晓光, 胡小冬, 刘宝珍, 潘前樱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5, 11 (
3
): 67-70.
摘要
(
6
)
PDF
(842KB)(
9
)
可视化
收藏
“七东1区克下组油藏30万吨聚驱”是股份公司重大开发项目,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储层孔隙结构更加复杂,非均质性加强。2013年8月进入前缘水驱阶段,前缘水驱初期油藏存在地层压力低,单井产液量低,且分布不均,调控难大。通过动静结合建立分区标准,将油藏分为3个区,通过聚类分析建立标准将储层分为四大类。在油藏分区和储层分类基础上,分区制定了合理政策界限;创建“储层分区,压力分类,注采分级”的三分注采优化技术指导注采精细调控。通过一年的精细调控,关键控制指标处于合理政策界限范围内,注采能力满足方案要求,压力系数达到方案要求1.0目标,剖面动用和采油速度大幅提高,开发效果较好,实现了前缘水驱目标,形成的系列技术也为类似油藏聚驱前缘水驱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砾岩油藏微观结构对聚驱后剩余油影响研究
胡小冬, 吕建荣, 程宏杰, 郭巧珍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4, 10 (
3
): 52-56.
摘要
(
13
)
PDF
(1685KB)(
6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岩心饱和度分析、荧光薄片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方法研究了砾岩油藏不同岩性及微观孔隙结构与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关系,研究表明,纵向上正韵律油层中顶部驱油效率低,剩余油饱和度较大,而反韵律油层剩余油分布较均匀.聚合物驱对不同岩性砂砾岩均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对自由态剩余油驱替效果最好,复模态结构砾岩储集层不利于聚合物驱替束缚态和半束缚态剩余油.不可及孔隙体积对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有一定影响,在低渗透砾岩油藏聚合物分子量大容易造成聚合物注不进去,在注聚过程中,应考虑聚合物的分子量与地层渗透率的匹配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3.
克拉玛依砂砾岩油藏复合驱布井方式研究
程宏杰, 宋杰, 何辉, 刁长军, 聂振荣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2, 8 (
2
): 54-59.
摘要
(
9
)
PDF
(324KB)(
6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老区砂砾岩油藏多处于高含水率,高递减,低速、低效的水驱开发后期阶段的现状,本次选择七中区S7^2-2~S7^2-3~S7^3、S7^4-1砂砾岩油层,采用类比分析、油藏工程分析、数值模拟及经济评价等研究方法,对不同井网井距条件下复合驱开采技术界限和开发效果进行了论证,最终确定了五点法正方形面积井网、150m注采井距的复合驱工业化试验方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4.
陆梁油田K1h23油藏调驱数模研究
程宏杰, 李霞, 李荣华, 李永新, 焦秋菊, 楼仁贵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07, 3 (
1
): 72-75.
摘要
(
23
)
PDF
(842KB)(
5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陆梁油田薄层、边底水油藏的特殊性,常规的堵水、调驱等治理含水上升的措施在陆梁油田很难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虽然2004年进行了11口堵水措施(压水锥)、1井次调驱实验,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其主要目的是抑制油井含水上升,对于油藏边部油层条件较差的高含水井是否适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依据地质研究成果开展调驱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筛选合理的地质、配方参数,优化配方方案,找出最合适的配方类型、体系,为深部调驱的早期介入提供决策依据,为油藏长期稳产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优化筛选出了适合本油藏的调驱配方体系及其施工参数,筛选确定了施工方案,结合经济效益评价认为该油藏开展调驱措施是切实可行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