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准噶尔盆地东部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低电阻率油层特征及测井识别研究
何贤英, 许学龙, 刘勇, 陈健, 齐艳萍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9, 15 (2): 49-53.  
摘要20)      PDF (1363KB)(8)    收藏
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是阜东斜坡区油气勘探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测井资料,结合钻井、录井、试油资料,对油气信息进行捕捉,通过测井项目中技术与高技术对比,分析二者油、水层测井特性,实现通用测井项目的油、水层测井特征描述.采用逐级分类方法,运用有机烃评价技术、岩心实验电阻率与测井电阻率对比技术,对油水层进行解释识别.利用已钻试井的测井资料建立了油、水层识别图版,确定了油、水、干层的判别标准,解决了阜东斜坡带油层识别难得问题,降低了该区油气勘探中油层被忽略的风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北三台—沙南油田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相研究
许学龙, 陈春勇, 何贤英, 于铁, 刘勇, 刘邦兴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6, 12 (4): 6-10.  
摘要29)      PDF (2796KB)(6)    收藏
北三台—沙南油田梧桐沟组存在南北两个物源区,分别为南部北三台凸起物源区和北部沙丘物源区,其中南部北三台凸起由于受到构造作用影响,是研究区内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北部物源位于研究区北部的沙丘背斜,强度相对较弱,属梧桐沟组沉积期的次级物源区.综合分析认为北三台—沙南油田梧桐沟组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相,浊积扇沉积相.梧一段沉积期沿主物源北三台凸起呈裙边状发育一系列扇三角洲,且延伸距离远,并在扇三角洲前端发育一连串的浊积扇.梧桐沟组沉积晚期由于填平补齐作用的不断进行,整体地势区域平缓,浊积扇体不再发育,围绕北三台凸起发育的扇三角洲规模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3. 北80井区烧房沟组蒙皂石特征及其对油层有效厚度的影响
张丽霞, 韩晓程, 曾良雄, 刘丽, 许学龙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5, 11 (4): 1-5.  
摘要14)      PDF (1629KB)(7)    收藏
北80井区烧房沟组砂岩中富含蒙皂石粘土矿物,是其最显著特征.蒙皂石为沉积时期粘土矿物,演化程很低.蒙皂石产状为孔隙——基底式充填.由于没有钾离子的提供,随着埋深加大,温度增加,蒙皂石都没能全部转化成伊利石,不符合粘土矿物一般热演化规律.烧房沟组主要是以大于5%的蒙皂石储层为主,而烧房沟组出油层段主要分布在蒙皂石含量小于5%的砂层中.试油井段中不出油的无效砂层多,有效的出油井段很少.因此,烧房沟组真正出油的有效层,需要结合薄片,特别是蒙皂石的含量和其它资料进行核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昌吉油田吉7井区八道湾组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吴建英, 宋小彬, 林有志, 张金风, 许学龙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5, 11 (1): 5-9.  
摘要17)      PDF (915KB)(4)    收藏
利用昌吉油田吉7井区测井资料及所鉆取的岩心等资料,对该区储层四性(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储层测井曲线与试油结果,识别出油层、油水同层、含油层、水层等。利用油层图版技术对测井曲线作进一步完善分析,确定出了该区有效厚度下限标准,从而为该区储量研究、储层评价和增产,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5. 深层稠油油藏常温注水试验效果评价——以昌吉油田吉008试验区为例
罗鸿成, 梁成钢, 单国平, 郭智能, 许学龙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4, 10 (4): 58-61.  
摘要18)      PDF (1598KB)(9)    收藏
昌吉油田吉7井区二叠系梧桐沟组稠油油藏探明石油储量超过7000万吨,油藏埋深1317.0m~1775.0m;平均地层原油粘度458.3mPa·s;20℃时,平均脱气油相对密度0.9276g/cm3;属于普通稠油—特稠油范畴.目前国内外尚无类似油藏开发的成功先例可供借鉴,因此确定该油藏合理开发方式至关重要.2011年9月开辟吉008常温水驱试验区,通过近3年注水试验,取得很好的注水效果.确定该油藏地面原油粘度小于1850mPa·s区域可以采用常温注水开发,预测水驱采收率可达20%.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6. 测井曲线归一化对地震反演的重要意义
刘邦兴, 许学龙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4, 10 (4): 28-31.  
摘要7)      PDF (1609KB)(6)    收藏
测井数据给我们提供了地下地层的岩性信息,但是在生产工作中它受到泥浆、井径和仪器等测量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井之间同一类型的测井数据的刻度有差异的情况.因此测井曲线就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来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只有如此才能参与地震资料的反演工作,否则会影响地震反演的结果.用实例说明了地震反演过程中测井曲线归一化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西泉3井区火山岩油藏试采初期特征研究
宋小彬, 吴建英, 万文胜, 朱喜萍, 许学龙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4, 10 (3): 34-38.  
摘要16)      PDF (1734KB)(5)    收藏
火山岩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很大.为加快西泉3井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的开发,本文利用初期取得的丰富的地质资料,对油藏的地质和开发特征作了研究.建立了本区火山岩岩性、物性解释图版;对油气的分布,合理的开采制度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及认识,为今后油藏的滚动开发和油藏的稳产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8. 北三台油田东泉3井区梧桐沟组稠油油藏成因
许学龙, 何贤英, 宋小彬, 曾良雄, 刘勇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4, 10 (1): 10-13.  
摘要32)      PDF (1646KB)(6)    收藏
北三台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北三台凸起中部,东泉3井区梧桐沟组油藏原油密度为0.925 t/m3,粘度为934.2 mPa.s(50℃),油质较稠.该区二叠系平地泉组为烃源岩;区域不整合面和断裂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断块圈闭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稳定,储层发育.分析其稠油油藏形成主要与该区的构造运动和成藏条件有关,将对该区进行下一步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准噶尔盆地东部北80井区三叠系下统低电阻油层成因分析
贺凯, 何贤英, 李君, 曾良雄, 许学龙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07, 3 (3): 7-10.  
摘要17)      PDF (245KB)(8)    收藏
北80井区三叠系下统油层具有明显的低电阻率油层的特征,通过研究认为储层粘土矿物含量高、孔隙结构较差、束缚水含量高、高矿化度地层水以及储层内易导电的特殊重矿物含量高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可动水分析法评价法是该区较为有效的识别油气层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