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小红, 杨涛, 岳红星, 吴建英, 邸文渊. 阜康凹陷三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0, 16(3): 17-20. |
[2] |
杨涛, 张小红, 姜涛, 岳红星, 刘邦兴, 于绍辉. 北三台地区石炭系原油地化特征及油源分析[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0, 16(3): 21-25. |
[3] |
刘焕. 车排子凸起沙湾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0, 16(2): 1-7. |
[4] |
赵汉卿, 曹龙, 秦润森, 李卓, 张正龙. 黄河口凹陷L油田复杂断块油气成藏模式[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9, 15(4): 27-32. |
[5] |
李成, 马艳丽, 淡卫东, 汪伶俐, 辛红刚. 姬塬地区长4+5致密油藏油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6, 12(2): 1-5. |
[6] |
鲍燕. 利津洼陷沙四段烃源岩成烃特征及其对滩坝砂油藏的贡献[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6, 12(2): 10-13. |
[7] |
赵国柱. 辽河油田外围盆地元宝山凹陷烃源岩评价[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6, 12(1): 13-18. |
[8] |
陈五泉. 渭河盆地固市凹陷烃源岩及生物气资源评价[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5, 11(2): 12-16. |
[9] |
高宇慧, 庞瑶, 谭建华, 张永波, 刘明杨. 准噶尔盆地腹部夏盐凸起三工河组成藏模式研究[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5, 11(2): 17-20. |
[10] |
王菁, 陈春勇, 向辉, 王震, 岳红星, 张丽霞. 吉7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油气藏新发现[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4, 10(4): 6-10. |
[11] |
宁方兴. 东营凹陷裂缝输导体系输导能力评价[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4, 10(4): 14-19. |
[12] |
余朝丰, 邹志文, 瞿建华, 李玉文. 伊犁盆地伊宁凹陷二叠系塔姆其萨依组烃源岩特征研究[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3, 9(4): 1-5. |
[13] |
刘俊田, 翟亚梅, 苟红光, 任红, 马强. 吐哈盆地托克逊凹陷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2, 8(3): 1-6. |
[14] |
刘俊田, 牟兰昇, 任红, 崔娥, 苗殿国. 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石炭-二叠系石油地质条件及勘探方向[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1, 7(4): 1-6. |
[15] |
于岚. 新汶地区煤系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1, 7(3):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