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邵斌, 罗平亚, 兰军, 刘鹭, 常军利, 杨震, . 陇东油区水基钻井液压滤废液循环利用技术[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5, 21(1): 24-31. |
[2] |
杨振亚, 罗辉, 周宾宾, 刁广智, 李小龙.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水驱油实验及剩余油分布特征 ——以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L1区长7储层为例[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0, 16(4): 59-65. |
[3] |
张小红, 杨涛, 岳红星, 吴建英, 邸文渊. 阜康凹陷三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0, 16(3): 17-20. |
[4] |
杨涛, 张小红, 姜涛, 岳红星, 刘邦兴, 于绍辉. 北三台地区石炭系原油地化特征及油源分析[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0, 16(3): 21-25. |
[5] |
白华, 陈杉沁, 王小明, 张小蓉, 刘彦斌, 刘苗. SECTT产出剖面动态监测技术在碳酸岩气井暂堵酸化评价中的应用[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0, 16(3): 46-50. |
[6] |
付新, 张连梁, 刘远志, 周传臣, 王永刚. 利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评价储层物性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长8段砂岩为例[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9, 15(3): 28-35. |
[7] |
许亚南, 龙明, 张运来, 谢丽沙, 张吉磊. 海上多层合采稠油油藏高含水期油水渗流规律实验研究[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7, 13(4): 37-40. |
[8] |
鲍燕. 利津洼陷沙四段烃源岩成烃特征及其对滩坝砂油藏的贡献[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6, 12(2): 10-13. |
[9] |
赵国柱. 辽河油田外围盆地元宝山凹陷烃源岩评价[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6, 12(1): 13-18. |
[10] |
吕振华, 齐亚林, 孟令涛.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地区侏罗系成藏主控因素研究[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6, 12(1): 19-24. |
[11] |
刘行军, 刘颖卓, 金小慧, 王高科, 李海龙, 王哲峰.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分类及气层识别[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5, 11(2): 7-11. |
[12] |
陈五泉. 渭河盆地固市凹陷烃源岩及生物气资源评价[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5, 11(2): 12-16. |
[13] |
王菁, 陈春勇, 向辉, 王震, 岳红星, 张丽霞. 吉7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油气藏新发现[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4, 10(4): 6-10. |
[14] |
余朝丰, 邹志文, 瞿建华, 李玉文. 伊犁盆地伊宁凹陷二叠系塔姆其萨依组烃源岩特征研究[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3, 9(4): 1-5. |
[15] |
于岚. 新汶地区煤系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1, 7(3):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