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多能融合下油气智能绿色开发路径与展望
李根生, 王天宇, 李杰, 田守嶒, 宋先知, 刘子豪, 马正超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5, 21 (3): 1-13.   DOI: 10.12388/j.issn.1673-2677.2025.03.001
摘要30)      PDF (1998KB)(14)    收藏
在“双碳”战略与能源结构转型背景下,油气行业正加快迈向多能融合、智能协同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阶段。围 绕智能绿色开发目标,开展多能融合路径研究,梳理国内外油田新能源利用与智慧油气田建设现状,提出“风光热储”协 同供能、智能井场、地下原位转化、地面集输优化与固废资源化五类典型融合路径,构建全过程绿色替代与系统协同方 案。以新疆油田为例,结合资源禀赋与能耗结构,形成以“源网荷储”耦合为特征的多能融合运行场景。进一步聚焦不稳 定供能条件下的油气开发机制、深层地热取热等核心技术瓶颈,提出关键攻关方向。多能融合与智能决策协同推进可有 效提升油气田开发效率与能源利用水平,降低碳排放,具备良好的工程应用与推广价值,有望为油气行业智能低碳转型 提供关键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冲击破岩钻井提速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建议
李根生, 穆总结, 田守嶒, 黄中伟, 孙照伟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4, 20 (1): 1-12.   DOI: 10.12388/j.issn.1673-2677.2024.01.001
摘要172)      PDF (7836KB)(185)    收藏

提高钻井速度不仅是提高我国油气效益开发及深地勘探等方面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时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冲击破岩钻井技术在国内外油田现场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提速效果,持续开展此类技术攻关有望攻克当下我国深地高温高压硬岩地层进尺低、提速难的技术痛点。介绍和分析了轴向冲击、扭力冲击和轴-扭耦合冲击辅助钻头破岩钻进技术方面的实践及发展动态。结合冲击破岩钻井技术现状,阐明了冲击辅助钻头破岩力学原理是冲击破岩钻井提速技术的关键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在冲击辅助钻头破岩物理实验、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上取得的科学进展。针对冲击破岩钻井提速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即加强在材料结构优化设计、智能化控制、多元技术融合和井场应用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我国能源高效开发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径向分支井控制加密井裂缝扩展数值模拟
张羽鹏, 盛茂, 王波, 李杰, 田守嶒, 张志超, 李根生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2, 18 (3): 31-37.   DOI: 10.12388/j.issn.1673-2677.2022.03.006
摘要102)      PDF (4530KB)(45)    收藏
加密水平井压裂是提高页岩油气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实践表明,加密水平井压裂后产量普遍低于老井,压裂改造效果有限,其本质是压裂裂缝扩展沟通老井压力衰竭区,难以动用井间剩余油气产能。提出利用径向分支井控制加密水平井压裂裂缝扩展,达到提高压裂裂缝与未动用油气区的接触面积且避免裂缝进入老井压力衰竭区的双重目的,有望解决加密水平井压裂效果不佳的工程难题。为此建立了考虑井间复杂非均匀应力场的径向分支井压裂裂缝扩展模型;研究了老井不同投产阶段非均匀应力场、径向分支井参数等对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优选得到了径向分支井最优方位角。结果表明,在老井不同投产阶段,径向分支井可有效控制裂缝在未动用区扩展,验证了其控制加密水平井压裂裂缝扩展的可行性;径向分支井与水平井井眼夹角是影响压裂裂缝形态的主控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