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8年 第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3-10
    全选:
    ABSTRACTS
    2008, 4(1):  0-0. 
    摘要 ( )   PDF (4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卫星油田储层评价及油层水洗动用状况综合研究
    孙彦彬, 石磊
    2008, 4(1):  1-6. 
    摘要 ( )   PDF (6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卫星油田是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新增石油探明储量油田,因发现时间晚,开发周期短,缺少有关储层描述和水洗状况的资料,为了检查目前井网条件下葡萄花各类油层的水淹状况、剩余油分布特点,部署一口密闭取芯检查井.本文根据油田投产前或投产初期钻取的油基泥浆取芯井及密闭取芯井的资料,进行储层初步评价[1,2],并通过岩芯水淹识别和计算,进行水洗动用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葡萄花油层束缚水饱和度较低,油水共渗范围宽,水淹动用状况很差,水洗厚度小,水洗程度中等,井点采出程度低.
    赵凹油田储层地质建模
    李少华, 张尚锋, 刘德华
    2008, 4(1):  7-10. 
    摘要 ( )   PDF (3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田进行开发调整需要进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而数模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地质模型.在赵凹油田地质模型的研究过程中,首先从基础地质研究着手,通过取心井的研究共识别了11种岩石相类型及6种沉积微相,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划分了7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详细地质研究基础上,以短期旋回为单位采用截断高斯模拟方法建立沉积微相三维模型,采用相控物性参数建模技术,利用顺序高斯模拟方法建立孔隙度、渗透率的三维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粗化处理,直接提供给油藏数模使用.
    东道海子北凹陷侏罗系以下多次波的特征
    文钢锋, 田世澄, 李培俊, 韩军
    2008, 4(1):  11-15. 
    摘要 ( )   PDF (7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北凹陷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由于侏罗系一下地层的实际地震反射波被侏罗系煤层的全程和层间多次波所掩盖,不能真实的反映地层的沉积、构造形态.地震反射中的多次渡主要是由于侏罗系煤层的强反射渡过于强,地震波在其中或其间形成比较强的折射和层间反射而形成.只有解决了多次波的问题,地层的沉积、构造特征才会更加清楚,才可以发现更多的地层、岩性、构造圈闭,指导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油气勘探.
    宁东油田储层特征研究及评价
    郭耀华
    2008, 4(1):  16-19. 
    摘要 ( )   PDF (2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东油田构造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中段,本文在大量实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沉积、构造等区域地质特征,对宁东油田储层特征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其主要产层延8和延9储层为河流相砂岩,含油层以粗、中砂岩为主,平均孔隙度为12.7%;平均渗透率为43.9mD,为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溶孔、粒间原生残孔和微裂缝,按砂岩岩性、物性、孔隙类型、毛管压力曲线特征、测井响应特征可划分为3种类型,宁东油田产油层主要为Ⅰ、Ⅱ类较好储集岩.
    东营凹陷现河庄地区泥岩裂缝油气藏形成机制
    宁方兴
    2008, 4(1):  20-25. 
    摘要 ( )   PDF (3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泥质岩储层的裂缝类型、识别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泥岩裂缝的主控因素,指出泥岩裂缝油藏形成机制:构造应力和异常压力双控成缝,成缝与成烃耦合成藏.
    板桥凹陷钱圈地区主干断层活动性分析
    王冰洁, 倪军娥, 方度
    2008, 4(1):  26-33. 
    摘要 ( )   PDF (10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对板桥凹陷钱圈三维工区六个层面断层系统解释的基础之上,分析了钱圈地区Es3、Es2、Eslx、Eslz、Esls、Ed底界断层平面分布特征,并选取区内垂直于断层的7条地震剖面,对沉积地层进行剥蚀厚度恢复和压实校正后综合运用生长指数、活动速率和古落差三种指标研究断层活动性.研究结果表明:钱圈地区内主要由两组走向为NE和NW近似于垂直的断层组成,且都为正断层,其中沧东断裂为一级断层,大张陀断裂、G39断裂和B60断裂为二级断层,其余为三级断层,倾角大多在55°~70°之间.三种活动性指标揭示了研究区内的主干断层大多为长期活动控沉积断层,断层发育经历了两幕演化,从Es3段至Eslx为第一幕,其中Es2段为活动高峰期;从Eslz到Ed组为第二幕,Esls段为活动高峰期,而且每一幕都经历由弱到强再弱的变化过程.正是这种断层活动性的差异,使得钱圈地区内沿断裂带发育一系列上超、尖灭和相变等圈闲类型.
    中国含油气盆地盐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姜敏, 丁文龙
    2008, 4(1):  34-38. 
    摘要 ( )   PDF (6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含油气构造研究的发展,盐构造日益成为油气勘探新的研究领域,人们已对许多含盐油气盆地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无论在沉积历史,还是在构造演化方面,都获得了很多的资料和新的认识,本文将通过分析在不同区域应力下形成的舍盐油气盆地,从区域构造应力,盐岩类型,盐构造形成机制,以及盐构造与油气聚集关系等方面的横向对比,从宏观上认识盐构造样式与油气的聚集关系.
    欢喜岭南部沙三段浊积扇沉积特征研究
    龙武, 王伟锋, 程俊生, 冯国良
    2008, 4(1):  39-42. 
    摘要 ( )   PDF (3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沙三时期浊积扇非常发育,通过对研究区大量的岩心、录井、测井、地震资料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古地貌、构造特征等综合因素,认为该区发育两种类型浊积扇:湖底扇和滑塌扇.根据两种浊积扇体的沉积特征,将它们分为内扇、中扇、外扇三个亚相,其中内扇又可细分为主沟道和主沟道间微相,中扇可细分为辫状沟道、沟道间、沟道前缘三个微相.根据分析,研究区浊积扇辫状沟道和沟道前缘砂体成藏条件优越,易形成岩性或构造一岩性油气藏,对油气勘探的重要意义.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含水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刘莉莉, 陈小凡, 崔力公
    2008, 4(1):  43-44. 
    摘要 ( )   PDF (1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油藏是一个特殊类型油藏,超深、高温、高压、储集空间多样、油水分布复杂,属于多缝洞单元立体叠合成藏的非均质性极强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复合油藏[1].本文以该油田为例,根据油井储集体发育及其水体连通的差异影响(包括后期人工改造和开发部署),裂缝和溶洞的影响以及开发部署上分析单井含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深化对该类油藏含水变化规律的认识.从而为因含水上升造成的难题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提高开发效果和开发水平.
    物探解释新技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龚洪林, 蔡刚, 姚清洲
    2008, 4(1):  45-49. 
    摘要 ( )   PDF (6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要介绍采用频谱分解技术、全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全三维体解释技术对隐蔽油气藏进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将这三种新技术应用于准噶尔盆地中的多个三维工区,有效地识别出了河道、岩性圈闭的边界、断层及地层剥蚀线.通过该几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发现了SN31井大型岩性油气藏,为准噶尔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拓宽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实际应用所取得好效果表明: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需要选用合适的解释技术和方法,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良好结果.
    油田气顶气经济可采储量评价与风险分析
    刘桢君, 张武, 秦国伟
    2008, 4(1):  50-53. 
    摘要 ( )   PDF (2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以来,气藏开采的经济性往往被忽略,经济采收率主要反映了技术可采性.因此,本文根据喇嘛甸油田气顶气藏储集层特征和构造研究结果,利用现金流量法预测了喇嘛句油田气项气经济可采储量和经济采收率;同时利用概率分布法对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及可能储量的三种经济可采储量进行了风险性评价和不确定性因素分析,为该油田气顶气气藏科学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油气开采
    筛管内砾石充填防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优化设计
    李勇, 胡永乐, 李保柱, 姚军, 李爱芬, 史宝光
    2008, 4(1):  54-55. 
    摘要 ( )   PDF (1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砾石充填防砂方法是应用较早,被认为是目前防砂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本文建立了砾石充填防砂水平井产能计算模型,利用正交实验对其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VB.net语言编写了优化设计软件,采用优化设计软件对孤岛13P513水平井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参数对产能的影响.现场应用表面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螺旋布孔射孔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分析
    高娟, 樊伟, 姜向祖, 李华伟, 孙奉哲
    2008, 4(1):  56-58. 
    摘要 ( )   PDF (1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射孔是造成套管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了射孔套管的有限元力学模型,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分别对螺旋布孔射孔套管采用不同的钢级、壁厚、射孔孔径、射孔密度和射孔相位给套管强度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射孔完井优选设计提供了合理的模型,为射孔段套管柱的合理设计提供了承栽能力计算的可靠依据.
    超深井稠油试油技术开发与应用
    王扩军, 孙浮, 石明江, 顾亚雄
    2008, 4(1):  59-63. 
    摘要 ( )   PDF (4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油田轮古构造带和塔河油田在近年的勘探过程中相继发现了埋藏深度达5700m的稠油层,由于储层类型复杂,试油工艺和技术配套程度低,勘探工作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超深层稠油油气藏的勘探一直没有大的突破,针对塔里木和塔河油田超深层稠油特点和油藏性质,结合在吐哈鲁克沁稠油油藏试油过程中开发应用的深层稠油试油技术,经过对储层特性、原油性质和工艺技术分析研究,开发应用了一套适合于塔里木地区超深层稠油试油技术,成功的完成了轮古15井、TK612井、轮古41等稠油井试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轮古构造的开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周期注水技术在温西六区块开发中的应用
    袁昭, 杨淑萍
    2008, 4(1):  64-66. 
    摘要 ( )   PDF (2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温西六区块在井网加密滚动调整后出现的主力层单一、并严重水淹、产量大幅度下降等问题,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上述出现的开采矛盾.在借鉴国内外砂岩油田周期注水经验基础上,有效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从实际出发,对温西六区块实施周期注水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优化了注水周期参数,论证了周期注水时机,提出了周期注水具体实施方案,并经现场检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砂岩油藏水平井水驱动态规律研究
    王陶, 李玉城, 雷雨, 蒋仁裕, 陆世云
    2008, 4(1):  67-70. 
    摘要 ( )   PDF (3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HD油田超深砂岩油藏整体采用水平井开发,目前已进入中含水期,局部区域有高含水单井.利用水驱特征曲线结合油田、区块及单井实际开发动态数据分析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及变化原因,评价阶段开发效果,为下步生产调整和措施挖潜奠定基础,对其它油田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研究及现场应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塔河油田变粘酸酸压工艺应用研究
    张烨, 赵文娜
    2008, 4(1):  71-73. 
    摘要 ( )   PDF (1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河油田2004年以来研究和引进新型变粘酸体系并突破常规酸压工艺,实现了酸液缓速和深穿透的目的.近期,根据变粘酸具有随温度变粘的特性,首次利用变粘酸造缝酸压对TK304CH裸眼水平井进行改造,并获得良好效果,证实了变粘酸酸压技术在高温储层酸压中的优越性.
    水平井机械隔离分段压裂技术研究与实践
    李军
    2008, 4(1):  74-77. 
    摘要 ( )   PDF (3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牛平17-14井是位于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构造带牛圈湖背斜上的一口水平井,水平井段岩性为细砂岩,测井解释孔隙度8.0%,渗透率2.0×10-3μm2.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方位沿最大主地应力方位,方位角:225.27°,水平段长301.01m,水平井段用5'1/2套管完井,射孔层段厚度209m,射孔后无产量,组织开展了K341-98封隔器+桥塞机械隔离分段压裂工艺技术配套研究,并在牛平17-14井分别对三段射孔段进行了卡封分层大规模改造,现场施工均一次成功,为国内水平井机械隔离大规模压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机采井功图液面自动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王东伟, 张向阳, 戎卫林, 康成瑞, 陶剑清, 冯贵宾, 潘国辉
    2008, 4(1):  78-82. 
    摘要 ( )   PDF (3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现有功图液面测试技术存在工作量大、手段复杂、资料滞后困难等问题,引进应用了机采井功图液面无线自动监测技术.通过与常规测试技术和井下压力计监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并利用该技术对供液不足的油井进行间抽时间和间抽规律的摸索,取得了明显节能效果.
    聚驱油田继续本源微生物驱可行性评价及实践
    陈爱华, 周华, 帕提古丽, 陈永立
    2008, 4(1):  83-86. 
    摘要 ( )   PDF (2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改善聚合物驱后油藏地层环境,增加油田残余油的驱替量,节约宝贵的石油资源,通过对实验井区生产、地质情况的了解以及井区油、水样的分析、测试,进行了聚合物驱油田继续本源微生物驱可行性室内评价.结果显示,实验区块地层水中有益内源茵群较丰富,具备实施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的一定条件.通过试验井区地层水及注入水为基质的激活剂筛选,得到具有激活地层水中有益内源菌并抑制有害内源茵作用的激活剂W6,现场应用取得良好的增油效果.
    红台凝析气田合理产能研究
    仓辉
    2008, 4(1):  87-92. 
    摘要 ( )   PDF (2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井合理产能是凝析气藏开发的一项重要指标,关系气藏的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在深入分析红台凝析气田开采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最小携液产气量、一点法、类比法、数值模拟法等多方法确定气藏合理产能,为科学高效开发吐哈盆地红台凝析气田提供依据.
    采气井集输加热与注醇工艺适应性分析
    刘德青, 冯德宝, 陈小艳
    2008, 4(1):  93-97. 
    摘要 ( )   PDF (2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克拉玛依气田天然气集输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水化物和蜡堵塞管线的情况,结合水化物的形成和预防措施,通过对采油三厂各气田,重点以呼图壁气田、五区南克82、克301单井站的生产实际情况为例,因地制宜选择采用加热法、加热与注醇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并对比长庆油田的集输工艺情况,总结出几点认识和结论,为同类气田集输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石油井架结构可靠性分析与蒙特卡罗实现
    赖永星, 王义翠, 张艳艳, 苗同臣
    2008, 4(1):  98-100. 
    摘要 ( )   PDF (1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提供的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将结构分析与其PDS(概率设计系统)模块的统计分析能力相结合的蒙特卡罗有限元法,根据实际工程结构算例详细叙述了该方法实现的流程.通过计算得到井架系统的失效概率及相应的可靠指标B,说明了利用ANSYS的概率分析功能实现结构的可靠性分析的可行性.
    特殊油品密度测试方法探讨
    栗元文
    2008, 4(1):  101-104. 
    摘要 ( )   PDF (2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SH/T0604-2000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型振动管法)对塔河油田特殊油品(稠油、冒泡油及高蜡原油等)进行密度测试,与国标GB1884-2000密度计法做比对试验,同时针对各类原油密度检测的方法条件及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等,均做了大量的、不同密度的原油样品测试,做了仪器的精度试验(重复性、重现性的测试)、特殊油品前处理方法的比对及密码检查样品.实验数据证明用仪器法SH/t0604-2000和密度计法GB1884-2000的分析结果比较无明显的差别,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