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8年 第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6-10
    全选:
    英文摘要
    2008, 4(2):  0-0. 
    摘要 ( )   PDF (4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滩地区石千峰组砂岩特征及其意义
    刘志武, 周立发
    2008, 4(2):  1-4. 
    摘要 ( )   PDF (4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家滩地区主体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冲断构造带的中段,见有含气显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为搞清研究区上二叠统石千峰组砂岩的沉积环境,物源特征及展布规律,在区域地质研究基础之上,进行了区内印支旋回构造层序划分,研究了该组砂岩碎屑颗粒组成和成岩作用等特征,并对该套碎屑岩的物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石千峰组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成岩作用较强,但具有发育优质油气储层的物质基础;研究区石千峰组砂岩的物源很有可能是来自于西北方阿拉善地块古元古界变质结晶岩、花岗岩和下古生界火山岩.
    平衡剖面技术在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构造演化分析中的应用
    任朝波, 漆立新, 丁文龙, 吕海涛, 高丰, 姜敏
    2008, 4(2):  5-9. 
    摘要 ( )   PDF (4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按照几何守恒原则而建立的地质剖面的正演和反演技术方法,是构造演化定性分析的有效手段.文章应用此方法对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指出阿克库勒凸起的形成演化共分为五个阶段,即稳定开阔碳酸盐岩台地发育阶段、台内低隆起雏形开始形成阶段、隆起形成阶段、强烈隆升与整体抬升剥蚀阶段、隆起稳定深埋阶段.
    微体古生物在层序地层划分中的应用——以渤中坳陷为例
    姚卫华, 张树林, 马立祥
    2008, 4(2):  10-14. 
    摘要 ( )   PDF (3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渤中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心部位,是渤海湾盆地地质结构、层序地层和沉积环境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该文以渤中坳陷BZ34-1-3井和BZ34-4-4井下第三系明化镇组下段为例,着重分析和讨论了微体古生物的分布规律在层序划分和沉积相判别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对单井进行层序地层划分,结合周缘相关井建立一条连井剖面,进行沉积相判别,从而印证微古生物的指示性.研究表明,在渤中坳陷,微古生物的分布规律可以指示BZ34-1-3井和BZ34-4-4井由下至上为河流相向湖相过渡的沉积环境.
    湘中拗陷含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刘喜顺
    2008, 4(2):  15-20. 
    摘要 ( )   PDF (6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湘中坳陷是中国南方上古生界碳酸盐岩最具勘探潜力的区域.坳陷在下古生界结晶基地上形成以后,经历了两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晚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盖层沉积建造和中生代陆相沉积建造,现今的逆冲构造样式和构造格局基本定型于燕山期[1-5].油气藏的形成经历了早、晚两期.早期形成于印支运动主幕,燕山运动主幕遭到破坏,部分经重新分配后形成次生气藏;晚期形成于燕山运动主幕以后,是二次生烃后形成的原生油气藏[6-8].研究认为:在涟源坳陷宽缓向斜中的隐伏隆起,如杨家山区块温塘背斜,桥头河区块的大塘湾隐伏低背斜、桥头河断块等是下步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济阳坳陷车西洼陷古近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期次分析
    赵彦德, 孙建平, 林承焰, 刘洛夫, 李燕
    2008, 4(2):  21-25. 
    摘要 ( )   PDF (9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西洼陷原油主要来自沙河街组烃源岩,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原油类型主要为沙一类低熟原油和沙三类成熟原油,沙三类原油分布广泛,是区内主要原油类型,沙一类原油仅分布在南部套尔河等油田且数量和规模均较小.本文采用盆地沉降史和圈闭发育史确定成藏期次,主力烃源岩生、排烃期确定成藏期次,饱和压力确定油藏形成的时间,储层流体包裹体均-温度确定油气充注时期等研究方法对车西洼陷油气藏形成期次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车西地区油气聚集时间可分为古近纪末东营组沉积和新近纪馆陶-明化镇组沉积两大期.纵向上,下部储层成藏时间早于上部储层.平面上,距离生油洼陷较远的南部油气成藏时间晚于距生烃中心近的北部陡坡区.研究区烃源岩厚度、埋深变化范围较大,生、排烃时间延续较长,许多油气藏具有多期充注、多期成藏的特点.
    渤南洼陷沙四段沉积体系分析
    单体珍
    2008, 4(2):  26-29. 
    摘要 ( )   PDF (3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渤南洼陷沙四段以发育岩性油藏为主,寻找有利砂体是关键.从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入手,通过母岩成分、岩矿组成、粘土矿物分析以及三线图结合地震相分析,确定出不同物源的砂体展布及规模,分析了沉积体系的展布,并指出了有利相带.
    塔河油田艾丁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集空间的影响
    李延丽, 王玲, 王萍
    2008, 4(2):  30-33. 
    摘要 ( )   PDF (8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塔河油田艾丁地区13口探井岩石薄片及部分井铸体薄片的镜下观察,结合岩芯观察及扫描电镜资料,认为该区经历了多种成岩后生作用,根据成岩作用与孔隙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及破坏性成岩作用两大类.其中对岩石储集性能破坏程度最大的成岩作用有压实、胶结及充填作用.而深部溶蚀、表生岩溶、破裂、压溶作用能够改善岩石的储集性能,提高岩石的孔渗能力.
    长岭1号气田登娄库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储集空间类型
    艾宁, 张春生, 唐勇, 黄文芳
    2008, 4(2):  34-37. 
    摘要 ( )   PDF (7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长岭1号气田登娄库组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薄片等资料开展了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类型方面的研究,得出工区内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蚀作用.该区主要空隙类型为粒间和粒内溶孔.压实及胶结作用破坏了大量原生孔隙,后期的溶解作用则使储层又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次生孔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物性.
    吐哈盆地低电阻油气层成因机理分析
    张日供, 毛海涛
    2008, 4(2):  38-42. 
    摘要 ( )   PDF (10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电阻率油气层在我国各油田普遍存在,其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关注的难题,随着吐哈盆地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深入,油气层电性特征明显,丰度较高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将越来越难,在测井解释领域将越来越多面临的是低孔、低渗、高阻水层、致密砂岩储层和低电阻油气层.面对复杂的储层类型,油气层定量识别、评价和解释难度越来越大,尽快总结识别复杂油气层,特别是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解释和评价配套方法,有效提高测井解释成功率,不漏失油气层,并在老井复查工作中有所作为,是勘探生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找这类复杂和隐蔽油气层对于油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水平井水平段长度的优化设计
    欧阳晶, 陶冶, 王祥
    2008, 4(2):  43-45. 
    摘要 ( )   PDF (2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水平井技术在各大中型油田的广泛应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水平井水平段的最优化长度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本文首先通过数值模拟,证明水平井水平段存在一个合理长度区间,接着通过进一步的技术经济评价来确定水平段的最优化长度,当油藏的深度不同时,水平段的最优化长度也不同,最后,确定并证明了油藏存在最佳的长宽比.
    油气开采
    压裂中树脂砂防砂技术的应用
    刘进军, 谌国庆, 尹辉, 章跃忠, 唐晓川
    2008, 4(2):  46-48. 
    摘要 ( )   PDF (2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马庄油田为疏松稠油低渗砂岩油藏,油层疏松易碎,出砂严重,常常造成油层砂埋,油管砂堵,造成井下设备不能正常生产,同时低渗油藏必须进行压裂改造才能见产,因此开展了压裂防砂技术的研究.该技术利用树脂砂的特点,在压裂时尾追一定比例的树脂砂,达到了防砂增产的目的.
    多级注入闭合酸化工艺在克拉玛依油田的应用
    叶俊华, 刘卫东, 黄勇, 谢建勇, 张绍鹏
    2008, 4(2):  49-50. 
    摘要 ( )   PDF (1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级注入闭合酸化工艺通过降低酸液的滤失、减缓酸岩反应速度和利用酸液的指进效应提高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通过闭合酸化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很适合酸溶成分较多的储层的增产.北403井和北404井目的层渗透率低,酸蚀矿物含量较高,适合多级注入闭合酸化工艺.施工时采用二级交替注入酸压工艺,以水基胍胶压裂液为前置液,采用胶凝盐酸作为主体酸.闭合酸采用普通盐酸.施工后,北404井初期产量接近100t/d,稳定产量15t/d,北403井稳定产量8t/d,两口井累计产油4730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七里村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研究
    汶锋刚, 高鹏
    2008, 4(2):  51-55. 
    摘要 ( )   PDF (10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七里村油田从2002年开始开展注水工作,目前注水主要集中在张台和野猪卯两个注水区.经过5年多的注水工作的开展,七里村油田在吸水剖面、注水井调剖、分层注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认识,为七里村油田注水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未来在注水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尤其是应当加强井网调整、水质监测、注水区地层精细认识方面的研究.
    层内生成二氧化碳增注技术在低渗油藏中的应用
    王金迪, 谢雪琴, 王惠清, 肖东, 孙晓清
    2008, 4(2):  56-58. 
    摘要 ( )   PDF (1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渗透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注水困难的问题.层内生成二氧化碳增注技术是新疆油田公司2007年推广的一项新技术,与常规增注技术相比,层内生成二氧化碳增注技术有其鲜明的特点,他采用地层内生气技术,产生大量的高能量二氧化碳气体,不仅可以有效解除地层深部污染和孔隙堵塞,降低地层的渗流阻力,达到降压增水的目的,而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原油中,可使原油粘度下降,有效的降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同时在注入水前缘形成气液混相带,提高驱油效率.
    低渗油藏超前注水改善注采井距研究
    余贝贝, 唐海, 吕栋梁, 李东林, 吕渐江
    2008, 4(2):  59-60. 
    摘要 ( )   PDF (1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渗透率与地层压力的关系和注采井距与注采压差和渗透率的关系,利用油藏工程理论进行了超前注水改善油藏注采井距机理分析,并用实例论证了超前注水的确有效增大注采井距,降低钻井成本,是低渗油藏有效经济开发的重要手段.
    江苏低渗油田机采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王东伟, 张向阳, 唐斌, 孟章进, 丁燕
    2008, 4(2):  61-65. 
    摘要 ( )   PDF (5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采系统是油由开发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耗能单元之一,对于低渗油田生产系统,提高油井机采系统效率是节能降耗的关键.文中通过对江苏油田A厂低渗油田油井机采系统效率的跟踪测试和对比分析.从低渗油藏地质特征、低渗油田油井生产特点入手,围绕油层-井筒-抽油设备所组成的机采系统进行分析,找出低渗油田油井机采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并开展相关的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厂低渗油田机采系统效率逐年提高,节能效益明显.
    过渡流态对气举举升效率的影响与预测方法研究
    刘淼, 刘琦, 高纯良, 马文海, 高飞
    2008, 4(2):  66-69. 
    摘要 ( )   PDF (3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低压气水同产井中,段塞流转向环雾流的转变通常发生在上升过程中,它通常被认为是利用气举排水采气时产水量不稳定波动的根源.了解并且准确预测段塞流到环雾流的整个转变过程.可对低压产水气井采取高效气举排液起到关键性的帮助.本文通过引用现场和实验室数据.证实从段塞流到环状流的转变过程是极不稳定的流动状态,严重影响气举携液效率,应该采取措施避免其发生.此外,笔者介绍了一种预测过渡流发生的方法,现场实例验证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判断其发生的时间,由此可以及时制定或改变相应的措施予以避免:相对于产气水量大的气井,气举主要是采用段塞流的形式排液;而相对于产液体积小的气井,气举排液方式通常采用环雾流的形式排液.
    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上应用进展
    何志刚, 李勇敢
    2008, 4(2):  70-72. 
    摘要 ( )   PDF (2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面活性剂在油、气开发与开采中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一些包括绿色环保型、自组型、反应型、双烃链型等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及其在调节润湿性和控制天然气水合物方面的应用,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也为有机合成和表面与胶体化学提供了日益广阔用武之地.
    油气田工艺设备
    无线套管接箍定位器及其在连续油管压裂中的应用
    陈军, 蒋金宝, 刘兆年, 张宝康, 李晓波
    2008, 4(2):  73-76. 
    摘要 ( )   PDF (5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虽然连续油管压裂(CTF)作业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油井增产措施已经得到现场证实.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技术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应用,高精度深度公差控制问题就是制约连续油管压裂作业的主要问题之一,经过多年的现场实验,哈里伯顿公司研制了无线套管接箍定位器,并根据现场的需求进行了改进,在现场的高精度深度公差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工具的设计、操作以及该工具在国外的使用效果,并对在我国的低渗透油藏增产作业中使用该技术的可行性做了探讨.
    辐射源在原油含水率自动监测技术上的应用及探讨
    古丽米热·吾甫尔
    2008, 4(2):  77-84. 
    摘要 ( )   PDF (6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辐射源(24195Am)的特点以及原油含水率自动监测仪技术的特性,含水仪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性能,最后根据81#原油处理站现场测出来的数据进行讨论.经过理论计算,实现对合气原油含水率的在线分析,其主要技术指标:含水率测量范围1%-100%,精度:±1.5%.含气测量范围0-30%,精度:±0.25%.工作方式为全自动在线连续测量.该计量系统设计新颖,测量准确,安全可靠,进行稳定,使用寿命长,便于操作.特别是修正了由于原油中含气(乳化或游离)对含水率测量的影响,使该仪表在克拉玛依油田采油二厂的原油计量中发挥了明显的优势.
    油气田工艺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措施
    张文军, 崔平正, 翁丽燕, 常勇, 伍春红
    2008, 4(2):  85-87. 
    摘要 ( )   PDF (2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田采油厂、采气厂生产中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措施是确保整个工艺流程装置运行、操作人员及设备安全的关键,本文从设备的设计、技防及自动化监控、设备的监督管理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了目前采油厂、采气厂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石油化工
    环烷酸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高建村, 岳宏, 萨丽塔娜特, 田润丰
    2008, 4(2):  88-92. 
    摘要 ( )   PDF (3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烷酸腐蚀是石油炼制工业中日益突出的问题之一,为此对环烷酸的性质、腐蚀机理进行了阐述.并重点介绍了环烷酸缓蚀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价方法,对其进行归类、总结.
    甲醇生产流程模拟系统分析
    林浩, 张哲翼, 地木拉提, 杨鸿剑
    2008, 4(2):  93-96. 
    摘要 ( )   PDF (2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某厂20万吨/年甲醇装置DCS系统进行了DCS仿真设计,对甲醇生产流程模拟系统的体系构架进行系统分析,对软件进行需求分析,提出采用Delphi组件技术建立教师机/DCS仿真操作站的B/S甲醇生产流程模拟软件体系.通过系统分析结果完成了甲醇流程主要设备如转化炉、压缩机、合成反应器的机理模型设计.
    催化裂化增产丙烯新技术
    高永地, 张华东, 刘建新, 艾里江, 赵新奎
    2008, 4(2):  97-100. 
    摘要 ( )   PDF (2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轻汽油回炼来多产丙烯且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含量.轻汽油从预提升段进料,充分利用高温、大剂油比的环境使得轻汽油选择性地裂化成丙烯.在维持装置目前平稳运行的状况下.引用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上的实验数据,利用PR0/Ⅱ软件模拟确定轻汽油从稳定塔的第17层板抽出的液相是适宜轻汽油组分.经过模拟计算得出,公司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采用轻汽油回炼技术每年能够增产丙烯约10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