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0年 第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0-03-10
    全选:
    ABSTRACTS
    2010, 6(1):  0-0. 
    摘要 ( )   PDF (27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礁滩体储层正演模拟研究
    龚洪林
    2010, 6(1):  1-5. 
    摘要 ( )   PDF (4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体储层是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主要储集层,为一套碳酸盐岩台地-陆棚边缘礁滩复合体沉积,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储层类型多样,有效预测该类储层难度大.针对上述特点,设计了四个礁滩体储层模型,采用正演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情况下礁滩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并与已钻井实际资料对比,吻合较好,由此得出了关于礁滩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认识,以便指导本区礁滩体储层预测,有效地减少储层预测结果的多解性.
    吐哈盆地台南石炭系成藏条件新认识
    李志军, 李新宁, 何仁忠, 孙美丽
    2010, 6(1):  6-8. 
    摘要 ( )   PDF (2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吐哈盆地台南石炭系-下二叠统已见到了油气异常显示,揭示盆地下组合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钻井、地震、地质露头及磁力异常资料显示台南火山岩储层发育,碳酸盐岩储层也广泛分布.盆地石炭系源岩提供良好的油源条件,并且对上覆地层中油气的贡献不容忽视.台南位于南部下组合潜在生烃凹陷,构造发育,是下组合油气运聚的有利区带,也是鲁克沁古油藏后期调整运移的有利方向.综合分析认为台南地区可能形成构造一火山岩一碳酸盐岩复合型油气藏.
    大牛地气田太原组储集砂体沉积相研究
    王国亭, 姜在兴, 陈昭佑
    2010, 6(1):  9-13. 
    摘要 ( )   PDF (3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薄片及地震等研究资料,研究认为大牛地气田太原组太1段主要储集砂体为障壁海岸沉积,主要发育障壁岛和潮汐三角洲;太2段储集砂体主要为辫状河道沉积.该研究成果可能对气田的下一步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盘古梁地区长61层段沉积微相研究
    王美格, 张春生, 周凯, 杨军
    2010, 6(1):  14-19. 
    摘要 ( )   PDF (4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通过层理构造、岩石颜色、粒度分析、颗粒结构、测井相以及单井相的综合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盘古梁地区长6.层段主要为河湖交汇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体系,物源方向为北东向.研究区内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砂坝有利储集相带是油藏形成的地质基础.
    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泥岩欠压实与油气层关系
    孟庆聪, 王涛, 王毅, 曹军
    2010, 6(1):  20-23. 
    摘要 ( )   PDF (2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场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属于致密碎屑岩气藏,具有超深、超压、超致密、低孔渗等特点.通过研究新场地区深层油气藏泥岩欠压实特征及其与储层、盖层、油气运移聚集和分布的关系,认为: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地层存在明显的泥岩欠压实段,油气层多分布于欠压实段内;由于欠压实砂岩中的颗粒表面被烃类润湿后,抑制了降低孔隙度的成岩作用,其异常地层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砂岩的进一步压实,储层的物性相对变好,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地层在整体致密一超致密背景上发育了部分储集性能较好的储层;由于欠压实高压泥岩的压力封闭作用,须三段、须五段成为有效盖层;欠压实泥岩内由烃类产生的剩余孔隙流体压力及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有利于油气向欠压实段内的砂岩运移和聚集.
    盘古梁及周边地区Y9、Y10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周永霞, 张春生, 刘德智, 杨军
    2010, 6(1):  24-29. 
    摘要 ( )   PDF (3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非均质参数的定量计算,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对盘古梁及周边地区的Y9、Y10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得出工区内在以河流相的粗碎屑沉积为主的沉积背景下,Y9、Y10储层内存在较为明显的层内非均质性、层间差异性和平面非均质性.
    背斜构造油气藏构造应力计算方法
    郑彬涛, 郭建春, 邓燕
    2010, 6(1):  30-32. 
    摘要 ( )   PDF (1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大多数油气藏都是背斜构造形式的,其构造应力的计算对于地应力的获取及钻完井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基于小挠度薄板理论和胡克定律,获取了背斜构造应力模型;通过挠度的求解得到了构造应力计算方法,并结合单井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具体的计算.
    复杂断块油藏水力裂缝测试方法研究
    欧阳传湘, 杜晓霞, 左磊, 李念泽, 张智君
    2010, 6(1):  33-35. 
    摘要 ( )   PDF (2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监测复杂断块油藏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的三种技术,包括井下微地震测试技术、地面倾斜仪测试技术及地面电位法测试技术,并对方位测试技术的测试原理、应用仪器、测试程序及现场应用进行了细致分析.现场试验表明,在复杂断块油藏依靠数值软件模拟的裂缝扩展规律与实际相差较大,要想较准确认识裂缝扩展规律应该依靠水力裂缝方位测试技术.
    CO2驱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应用现状
    仵元兵, 胡丹丹, 常毓文, 刘照伟, 胡松昊
    2010, 6(1):  36-39. 
    摘要 ( )   PDF (3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注CO2混相和非混相驱油技术已在低渗透油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阐述CO2混相和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原理基础上,系统整理和归纳了实施CO2驱油藏的适应性和混相驱、非混相驱筛选标准.通过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注CO2驱提高采收率应用情况分析,指出CO2驱能起到明显的增油降水和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提出应积极开展注CO2驱油技术的研究和现场试验的建议.
    吐哈油田深层致密气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宋其伟, 姜峰, 吕芬敏, 李军
    2010, 6(1):  40-43. 
    摘要 ( )   PDF (1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吐哈油田致密气藏一般埋深3100-3900m,砂岩孔隙度3.1~8.4%,平均5.9%;渗透率一般小于0.05~3.61×10~-3μm2,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常规试油求产天然气产量很低,仅为1000m3/d左右,达不到工业生产要求,必须进行压裂改造.由于气藏地层温度87℃~105℃,压力系数1.1,属高温高压地层,进行水力压裂很容易发生砂堵,极大限制了气藏的有效开发.针对吐哈油田深层致密气藏储层增产改造的技术难点,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相应的技术对策研究并进行了现场试验,成功实施6井次,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深层高压致密气藏的压裂改造提供了技术思路.
    射孔层段优化与压裂工艺相结合技术在准噶尔盆地的应用
    张涛
    2010, 6(1):  44-48. 
    摘要 ( )   PDF (3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油藏类型多样,低孔低渗储集层较多,岩性差异大,岩石致密,产层较多但较薄,并且还有顶、底水,试油低产,不经过压裂改造很难形成工业油气流,为了解放这些储集层,采用了优化射孔层段与压裂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对储层进行了压裂改造.射孔层段优化和压裂工艺相结合技术不仅使各个薄油层都得到了较好的改造,并且防止了压裂时压窜目的层上、下水层或应力较小的夹层,以免影响压裂效果.
    超深稠油注水井生物解堵研究与应用
    穆金峰
    2010, 6(1):  49-51. 
    摘要 ( )   PDF (1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鲁克沁油田是一个深层稠油油田,进行常温注清水开发,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但随着油田累计注入量增加,注水压力已接近地面系统压力,水井欠注日趋严重,采用常规酸化进行降压增注有效期短,经济性差.本文针对稠油水井堵塞机理研究,提出了生物解堵工艺,通过应用,效果显著,为稠油油田水井降压增注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思路,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捞油井生物酶降粘技术
    丁振武, 熊帆
    2010, 6(1):  52-54. 
    摘要 ( )   PDF (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辽河油田曙1-20-374井目前存在的油帽粘度高、关井时间长、在套管内形成死油帽,难以进行捞油作业等问题,进行了生物酶稠油降粘在捞油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分析了降粘机理及影响降粘率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生物酶稠油降粘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原油的粘度高而难以采出问题;当温度为50℃时,生物酶降粘效果最好;超过50℃,降粘效果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生物酶用清水配样比用污水配样效果好,对超稠油效果不明显;生物酶稠油降粘技术相对成本较低,增油效果明显.
    应用干扰试井确定水平井SNHW827井的来水方向
    张河, 范肇卿, 胥青, 阚兴福, 肖立军
    2010, 6(1):  55-58. 
    摘要 ( )   PDF (2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注水开发油藏中,一口油井周围往往存在多口注水井,当油井发生水淹水窜后,首先要准确判断油井的主要来水方向,然后才能对注水井进行动态调水.判断井间地层是否连通及油井来水方向目前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干扰试井,二是注示踪剂.示踪剂监测成本费用高,现场实施工艺复杂,周期较长.而干扰试井判断油井的来水方向现场便于实施,施工费用低,见效快.本文通过实例来阐述干扰试井在确定水平井来水方向中的应用,为油水井后续措施提供资料和依据.
    沥青在石油钻井中的研究与应用
    杨玉良, 李跃明, 马世昌, 黄治中
    2010, 6(1):  59-62. 
    摘要 ( )   PDF (2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主要介绍沥青在石油钻井中研究与应用.介绍天然沥青或石油沥青经过室内改性研究,形成新的沥青产品:胶体沥青或干粉沥青(氧化沥青、磺化沥青、乳化沥青、阳离子沥青),把原本不亲水的沥青产品变为具有适度的亲水亲油性,以实现这些产品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石油钻井中,以改善泥饼质量,封堵地层孔隙和裂缝,降低钻井液的滤失量,提高液相粘度,有效保护油气层,调节钻井液性能.通过现场的广泛应用表明,该类产品具有很好的润滑、防塌效果,是石油钻井中钻井液必不可少的处理剂之一.
    一种特殊的尾管悬挂工艺
    黎亮, 程锋, 郑双进
    2010, 6(1):  63-64. 
    摘要 ( )   PDF (1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目前常规系列尾管悬挂器难以满足超长超重尾管的悬挂问题,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半坐半挂方式尾管悬挂工艺.现场应用也表明,此工艺很好地满足了超长超重尾管"挂得住"的基本要求.
    塔河油田多压力体系长裸眼井钻井液技术
    席建勇, 谢海龙
    2010, 6(1):  65-69. 
    摘要 ( )   PDF (2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塔河油田10区不同压力体系长裸眼井上部地层阻卡,下部地层井壁失稳等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区块简化井身结构长裸眼井多压力体系条件下现场施工的钻井液技术.
    射压转一体化管柱技术在乌尔禾丛式平台井中的应用
    李新强, 张辉, 潘芸, 张瑞瑞, 杨宇尧
    2010, 6(1):  70-73. 
    摘要 ( )   PDF (2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乌尔禾油田乌33、乌36井区毗邻世界著名风景区-魔鬼城,为保持风景区的原始地貌,保护旅游资源,该区块采用丛式井平台开发.为了缩短单井见产周期,提高采油时率,对射孔、压裂、转轴等作业采用了一体化管柱技术,为乌尔禾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石油产品非加氢脱氮技术对比分析
    陈文燕, 陈永立, 张海兵
    2010, 6(1):  74-77. 
    摘要 ( )   PDF (2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对炼油加工、产品质量和环境等方面的危害,以及石油产品中氮化物的种类;对各种脱氮技术和组合脱氮技术的特点、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介绍了微生物脱氮的原理、主要菌种及反应过程;分析了微生物脱氮技术的关键和工业化的主要障碍,对石油产品非加氢脱氮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LNG轻烃分离流程的优化研究
    李朋, 邓静
    2010, 6(1):  78-81. 
    摘要 ( )   PDF (2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能源、环境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为了优化能源结构,我国开始大力从国外进口液化天然气(LNG).LNG汽化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冷量,充分高效地利用LNG的冷量,不仅有利于节约能源,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减少LNG汽化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冷污染.
    新疆油田污水处理后净化水回注跟踪
    唐丽
    2010, 6(1):  82-87. 
    摘要 ( )   PDF (2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离子调整旋流反应法处理技术是对油田污水的离子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水质净化和稳定,因此处理前污水和处理后净化水中的离子成分和浓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考察处理水回注油田对地层的影响、管道的结垢、腐蚀趋势,我们开展了处理水回注油田的水质跟踪评价工作.鉴于六九区稠油污水处理厂、81#原油污水处理站是目前新疆油田最大的两个污水处理站,六九区厂约2/5处理水和81#站全部处理水供采油二厂油田注水,且采油二厂油田辖区有34个开发油藏,其地层特性基本涵盖了新疆油田所有开发油藏的地层特性,因此将采油二厂油田辖区油田的回注作为跟踪评价对象.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石油助剂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彭健, 刘建桥
    2010, 6(1):  88-90. 
    摘要 ( )   PDF (1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就钻井液材料重晶石的密度检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为例,阐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一般流程.旨在交流学习,共同推广测量不确定度在检测实验室中的应用,提高检测实验室的检测水平,使测量结果更完整,并与国际接轨.
    普通抽油泵防卡防漏改造
    方平, 丁明华, 贾鹏, 赵令学
    2010, 6(1):  91-93. 
    摘要 ( )   PDF (1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普通抽油机井易卡泵和非磨损漏失的问题,分析出其柱塞上下部存在锥形体间隙、固定凡尔罩存在较宽扶正弧面等结构缺陷.通过技术改造消除或降低了事故隐患,并通过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
    JPCYJD型长冲程智能抽油机在冀东油田的应用分析
    于洋洋, 王亚辉, 魏建华, 都芳兰
    2010, 6(1):  94-98. 
    摘要 ( )   PDF (2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规游梁机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它平衡效果差,曲柄净扭矩脉动大,存在负扭矩、载荷率低、系统效率低和能耗大无法实现加大冲程等缺点.由于游梁机存在的这些问题,冀东油田近年来逐步引进了JPCYJD长冲程智能抽油机,该机采用直立结构、砝码平衡、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且该机调速系统功率因数高,超载能力强,传动线路短,对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耗,方便地调整参数具有明显优势.经测试,JPCYJD长冲程智能抽油机的地面效率在80%左右,接近有杆泵地面效率理论最高值,井下效率在47%左右,系统效率在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