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1年 第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9-10
    全选:
    ABSTRACTS
    2011, 7(3):  0-0. 
    摘要 ( )   PDF (4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不同反射特征技术研究
    王建峰, 靳佩, 李新华, 吴铭东
    2011, 7(3):  1-5. 
    摘要 ( )   PDF (3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地震时间偏移剖面及现今构造资料,系统总结了塔河油田缝洞储集体在时间偏移剖面上的地震反射特征类型,对不同的反射特征进行了分类评价研究,同时建立了缝洞型储层地震反射模式量化识别分类标准,利用计算机识别技术对储集体的地震反射模式进行量化扫描,提高了缝洞储集体的预测精度和井位部署效率,降低了开发钻井的风险,提高了油井建产率,实现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高效开发。
    新汶地区煤系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于岚
    2011, 7(3):  6-8. 
    摘要 ( )   PDF (1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囊式生烃封闭装置系统进行煤系烃源岩热模拟实验的分析研究,对新汶地区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样品开展了产烃特征的分析,实验表明石炭系煤系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气态烃产率随温度变化而不同。将生烃阶段划分为连续生烃和二次生烃两种形式。连续生烃过程生成的天然气干燥系数低于二次生烃过程。从500℃~550℃开始,二者干燥系数又趋于一致,主要以生成甲烷为主。当二次生烃现象越多,总产气量就越少。
    基于Xu-White模型横波速度预测的误差分析
    白俊雨, 宋志翔, 谢爽, 苏凌, 仇正兰
    2011, 7(3):  9-14. 
    摘要 ( )   PDF (3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砂泥岩剖面中,基于Gassmann方程和Xu-White岩石物理模型,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及实验室岩石物理数据进行横波速度估算。模型中考虑了泥质砂岩中基质性质、泥质含量、孔隙度大小和孔隙形状以及孔隙饱含流体性质对岩石速度的影响。综合分析了模型中沙、泥岩和孔隙流体弹性参数以及孔隙纵横比等输入参数的误差对预测横波速度精度的影响。数值模型试验表明,在Xu-White模型中采用变化的孔隙纵横比估算出的横波速度远远比采用固定孔隙纵横比估算出的横波速度准确。
    FFT变换在地震信号处理应用中的附加效应分析和解决方法
    严向前, 曹秋萍
    2011, 7(3):  15-18. 
    摘要 ( )   PDF (2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离散傅立叶变换在数字信号处理,特别是地震信号处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当在程序中对有限时序离散信号进行变换时,有别于连续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序列离散性和有限长度引起的独有特性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否则会在应用中产生奇特的效果,从而无法正确地进行信号处理,这里分析FFT和DFT的特性,并给出实际应用FFT时的几点建议和注意事项。
    油气开采
    全过程欠平衡钻完井技术
    伊明, 陈若铭, 杨刚, 陈松平
    2011, 7(3):  19-24. 
    摘要 ( )   PDF (3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储层保护角度,阐释了实施全过程欠平衡钻、完井的意义。从工艺角度给出了实现全过程欠平衡钻井、完井所需要的关键装备,同时提供了实现钻进、起下钻、测井、完井等作业条件,保持井筒欠平衡状态的工艺方法。文中,介绍了近年应用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在新疆油田克拉美丽气田取得的发现、保护效果。最后,对全过程欠平衡工艺在油田应用与推广给出了认识与建议。
    MGT导向技术在SAGD双水平中的应用及研制
    陈若铭, 陈勇, 罗维, 尹邦国, 唐亮, 陈森强
    2011, 7(3):  25-28. 
    摘要 ( )   PDF (2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AGD双水平井的施工对井眼轨道的精确测量和层间位置的准确计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磁导向技术就是解决这一需求的核心。它是利用测量的磁场信号来确定正钻井相对于参考井距离和方位的一种导向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用于SAGD双水平井钻井作业的MGT导向技术应用理论、操作参数、技术特点等;分析了MGT技术在风城油田的现场应用情况;最后针对克拉玛依钻井工艺研究院正在研制的磁导向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应力波井筒数据传输技术综述
    罗维, 杨洪, 邢鹏云, 宋朝晖, 周强
    2011, 7(3):  29-37. 
    摘要 ( )   PDF (3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以来,油气勘探与钻井业对随钻数据传输技术进行了不懈的研究,产生了泥浆脉冲、电磁波、声波等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及各类有线数据传输技术,各种传输技术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本文阐述了在钻井过程中使用应力波通过钻柱实时传输井下数据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应力波在钻柱传输特性,信号发送与接收,数字通讯及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混沌振子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克拉玛依钻井工艺研究院研究的应力波MWD。
    双水平井SAGD循环预热阶段调控及认识
    刘名, 邓琴, 杨文学, 龙东
    2011, 7(3):  38-41. 
    摘要 ( )   PDF (2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风城油田蕴藏极其丰富的浅层超稠油资源,该油藏具有储量丰度高(519.6×104t/km2)、埋藏浅、地层温度低的特征,原油性质具有黏度高(50℃时13768mPa?s)、凝固点高的特点。该油藏采用常规蒸汽吞吐开采难度大,采收率相对较低。而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是开发超稠油的一项前沿技术,其启动技术主要有蒸汽吞吐预热启动和循环预热启动;相对于蒸汽吞吐,注蒸汽循环预热启动吸汽加热均匀,启动平稳,但循环预热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针对风城油田重32井区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开发试验及生产现状,深入研究分析了该井区SAGD循环预热阶段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以理论结合实际,探讨了双水平井SAGD循环预热阶段现场操作中的一系列优化技术,对双水平井SAGD在循环预热阶段的现场优化操作形成了初步认识。
    对钻井液的亚甲基蓝容量及膨润土含量的探讨
    苏宁, 齐国忠, 马明珍
    2011, 7(3):  42-45. 
    摘要 ( )   PDF (2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钻井液亚甲基蓝容量计算钻井液的膨润土当量的计算公式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公式,其中的换算系数是在假定了膨润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为某一值后,而推导出的。分析和试验表明不同粘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值相差很大,要准确应用亚甲基蓝容量计算膨润土含量,必需知道所用膨润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因为用亚甲基蓝容量可估算钻井液中固相的总阳离子交换容量,所以由亚甲基蓝容量计算的结果定义为"膨润土的当量"比较恰当。
    鲁克沁深层调剖体系室内研究
    刘富, 赵荣
    2011, 7(3):  46-48. 
    摘要 ( )   PDF (2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鲁克沁区块油藏原油相对较稠,井又深,而且地层非均性严重,在采用注水开发时,出现不同渗透率层段推进不均匀现象,再加上注入水的黏度远远低于油的黏度,导致推进不均匀程度加剧,致使低渗透层段原油不能得到有效开采,影响了注水开发发效果。为此开展了弱凝胶深部调剖体系研究,并对其成胶时间、成胶强度及凝胶的稳定性等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且通过岩心实验知该凝胶对岩芯的封堵效率在97%以上,调剖后并联岩芯的吸水剖面改善率大于85%,提高了中低渗透率岩心的采收率和剩余油动用程度。
    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综合解堵技术研究
    赵玲莉, 王晓惠, 周兴旺, 王明星
    2011, 7(3):  49-54. 
    摘要 ( )   PDF (3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彩南油田三工河组油藏属于能量较强的边底水油藏,目前已处于高采出、高含水开采阶段,大量的低产井严重制约了油藏的开发,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储层污染严重,此外固井质量差等原因不同程度的造成了油井的产量的下降。本文针对该油藏储层污染问题进行了综合解堵技术研究,筛选出了三种综合解堵工作液体系,采用将酸液浸泡、近井地带防膨及井筒防蜡三种不同工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趟采用多段塞、多处理液的综合解堵治理新工艺,有利于解除多类型堵塞物,提高了解堵有效率。2010年我院在三工河组油藏采用综合解堵技术现场试验13井次,解堵有效率高,增油效果显著,为彩南油田的增产、上产作出了贡献。
    塔河油田酸压改造人工裂缝评价技术应用研究
    罗得国
    2011, 7(3):  55-61. 
    摘要 ( )   PDF (4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酸化压裂是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改造的有效手段,压后监测评价技术可准确了解储层参数、裂缝参数以及施工液体的摩阻、滤失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可以评价储层改造工艺的效果,指导设计进一步优化,提高改造工艺的针对性。本文通过压力拟合、井底压力与温度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测井资料处理,井筒监测等监测方法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塔河油田的监测评价技术,并指明了超深井碳酸盐岩储层改造人工裂缝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
    江苏油田注水井吸水剖面吸水段下移问题探讨
    徐莎, 罗钰涵, 陈晶
    2011, 7(3):  62-65. 
    摘要 ( )   PDF (2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水井吸水段逐年下移将严重影响吸水剖面的动用程度,从而引起注入水波及系数和存水率的降低,影响油田的最终采收率。通过对水井吸水段下移现象的研究,分析了其对水井和油井生产的影响,以及治理吸水段下移的重要性,并从实际生产中出发寻找促使吸水段下移的因素,对相应原因采取了酸化、补孔调剖、间接通过油井来调控的方法。本文旨在指出吸水段下移问题给江苏油田长期稳产带来的弊端,引发油田工作者的注意。
    人造填砂模型在稠油高温相对渗透率实验中的应用
    孙宝泉, 孙宁
    2011, 7(3):  66-67. 
    摘要 ( )   PDF (2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填砂密度对人造填砂模型渗透率的影响,建立了四种不同配方的填砂密度与填砂模型空气渗透率的关系。简要介绍了管式填砂模型的制作方法。通过对两个平行填砂模型的稠油高温热水相对渗透率实验验证了两平行样品的油水两相渗透率曲线基本重合,渗流规律基本相同。大量稠油蒸汽相对渗透率生产实验,证明本填砂方法完全满足稠油高温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工作。能够为胜利油田稠油油藏的稳产上产提供理论支持。
    泡沫冲砂工艺在新疆油田稠油水平井中的应用
    秦本良, 李家平
    2011, 7(3):  68-72. 
    摘要 ( )   PDF (3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常规水力冲砂不能解决水平井冲砂难点,提出氮气泡沫冲砂工艺。开发了泡沫液体系配方,并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配方剂量对泡沫液密度影响、泡沫特征值与粘度及沉降速度关系、不同气液比下泡沫密度随井深变化规律、泡沫的半衰期及消泡性能、防膨性能,优化了冲砂管柱组合及地面循环流程。现场应用证实氮气泡沫冲砂是解决水平井冲砂的有效工艺,编制的泡沫冲砂参数计算软件被验证可以用来指导现场施工。
    复杂小断块油藏动态监测技术应用及展望
    蒋永平, 吴志良, 张勇
    2011, 7(3):  73-78. 
    摘要 ( )   PDF (4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东分公司根据油田开发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先后与大庆、胜利、中原等测井公司开展了复杂小断块油藏生产测井技术协作与交流,动态监测成果,在高含水油藏稳油控水、注水开发油田注采结构调整、老油田综合治理、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等措施方案的科学合理编制及实施效果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针对复杂小断块油藏在动态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展望,从而指导动态监测下步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工艺设备
    彩南油田西山窑组油藏防膨试验研究
    白义珍
    2011, 7(3):  79-82. 
    摘要 ( )   PDF (2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彩南油田西山窑组油藏自1992年底投入注水开发以后,由于注入水水质不达标,对储层渗透率伤害严重,注水压力逐年上升。2009年开展了储层岩芯分析和流动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水敏伤害和注入水中的机杂是主要的伤害因素,二者共同作用造成的伤害可达50%以上。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防膨剂的室内评价和现场试验,最终选取了GY-2B粘稳剂在彩南的19个井组进行了现场试验,使注水压力平均下降了1.4MPa,最大下降值达到了5.4MPa,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水质,减轻机杂伤害。
    稠油水热裂解催化降粘的室内研究
    贾剑平, 胡新玉
    2011, 7(3):  83-86. 
    摘要 ( )   PDF (2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制和合成一种新型水热裂解催化剂,并将其用于新疆油田稠油的水热催化裂解降粘反应,应用柱层析法对反应前后稠油的族组成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稠油水热裂解催化剂可以使新疆油田稠油在反应温度为200℃,催化剂用量0.4%时,粘度降低达到91.1%,并有8.94%的重质组分裂解为轻质组分。使用气相色谱仪对反应前后的饱和烃进行烃分布测定,同时也用红外光谱IR对反应前后胶质、沥青质的结构进行了测定,说明反应后稠油重质组分发生了裂解,转化成小部分饱和烃,导致稠油黏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稠油的品质。
    油溶性缓蚀剂评价方法初探
    萨丽塔娜特, 岳宏, 高建村
    2011, 7(3):  87-91. 
    摘要 ( )   PDF (2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评价油溶性炼化工艺缓蚀剂的性能,以环烷酸复配减二线馏分油作为腐蚀介质,建立了实验室油溶性缓蚀剂静态挂片评价方法,通过在腐蚀介质中加入一定浓度乙醇增加缓蚀剂溶解性,建立了油溶性缓蚀剂电化学实验评价方法。对现场使用的炼油工艺缓蚀剂进行了性能评价,讨论了实验条件及测试时间的影响。
    基于CDMA平台的油气田油井自动化监控系统(SCADA系统)
    木合塔尔·吾买尔哈里
    2011, 7(3):  92-94. 
    摘要 ( )   PDF (2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了CDMA技术在SCADA系统通信传输中的使用,CDMA网络的工业化应用解决了SCADA系统对远程数据采集及设备控制的通信需求,相比于传统的通信网络,CDMA的网络覆盖和成本更加适合于工业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CDMA技术的SCADA系统的技术原理及技术特点、网络结构及实施方案,对CDMA技术也进行了说明。
    水热媒空气预热装置在延迟焦化装置的应用
    彭桂林
    2011, 7(3):  95-98. 
    摘要 ( )   PDF (2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调研比较,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15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加热炉F2101采用水热媒空气预热装置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加热炉空气预热器的露点腐蚀问题,保证了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克石化Ⅱ套酸性水汽提装置脱臭技术的应用
    左慧君, 彭桂林, 苏华, 杨启宁
    2011, 7(3):  99-101. 
    摘要 ( )   PDF (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石化I套酸性水汽提装置从2001年建成投产后,原料罐为高含硫高含氨介质,加上装置生产工艺部分高氨高硫的循环也回到原料水罐,因浓度高,故散发的气体均为含硫含氨的恶臭气体,对人体产生了较大的危害。本文对I套酸性水现状进行分析与工艺对比,选择适合自己的湿法工艺设计以及液相吸收剂应用到2009年投产的II套酸性水汽提装置,通过一年应用,环境得到极大提高,并提出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含凹痕缺陷管道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蔡奇峰, 黄平, 刘广燕
    2011, 7(3):  102-105. 
    摘要 ( )   PDF (2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含有凹痕缺陷的管道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压力管道有限元模型.研究基于VON M ISES准则,分析了凹痕对管道应力值的影响。本文结合现场实际对数学模拟进行了数值计算,在不考虑管道运行范围的前提下,研究了凹痕对压力管道的疲劳寿命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对施工及管理现场提供理论指导及解决方案。
    滨南稠油的粘度和流变特性对举升和输送的影响研究
    战永平, 付春丽, 孙仁远
    2011, 7(3):  106-108. 
    摘要 ( )   PDF (1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旋转法测定滨南稠油油样粘温特性及其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认为:滨南采油厂的稠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粘度高,属于非牛顿流体的宾汉姆流型,流变特性遵从宾汉姆方程τ-τy=ηγ;在举升和输送过程中,维持井筒和管线温度50℃左右即可,并且可以忽略流速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