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5年 第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5-03-10
    全选:
    英文摘要
    2005, 1(1):  0-0. 
    摘要 ( )   PDF (4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网状河流相沉积
    朱爱国, 王加佳, 帕尔哈提
    2005, 1(1):  1-5. 
    摘要 ( )   PDF (3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部白家海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S3砂层组和上八道湾组的精细沉积学研究,首次在准噶尔盆地这一地区识别出比较典型的网状河流相沉积.进一步将网状河流相划分为三种亚相六种微相类型,并总结了其沉积相模式.
    库车坳陷下第三系膏泥岩盖层及其对天然气的封盖作用
    付广, 康德江, 付晓飞
    2005, 1(1):  6-11. 
    摘要 ( )   PDF (1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钻探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下第三系膏泥岩盖层发育,厚度为100~1000m,覆盖了库车坳陷大部分地区,是库车坳陷天然气聚集与保存的区域性盖层.微观封闭能力研究表明下第三系膏泥岩盖层不仅具有较其它各含油气盆地泥岩盖层更高的毛细管封闭能力,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封闭能力,可对游离相和水溶相天然气形成较强的封闭作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下第三系膏泥岩盖层具有较强的流变性,不仅可以塑性流动,保持其横向封闭的连续性,而且可以使断裂静止后迅速形成封闭,综合分析可以得到下第三系是一套高质量的天然气封盖层.
    陆内前陆盆地的复合动力演化研究--以库车陆内前陆盆地为例
    郑民, 孟自芳, 李相博
    2005, 1(1):  12-16. 
    摘要 ( )   PDF (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陆内前陆盆地是我国西部广泛发育的一种盆地类型,它的发育是在远离洋陆碰撞俯冲带的大陆内部的"盆""山"耦合过程,此"盆""山"耦合动力演化过程的受控因素是极其复杂的.本文从中国大地构造的复杂性入手,分析了陆内前陆盆地动力演化过程受控因素类型:即多期构造作用综合应力场、A型俯冲作用、岩浆作用、热膨胀作用、重力滑动作用、地壳厚度影响、差异压力影响以及拆沉作用造成的回弹等,对这些作用因素的影响机制以及联合作用进行了讨论,并以库车陆内前陆盆地的动力演化为例进行了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的联合作用对动力演化过程的影响不容忽视,只有同时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更好的认识其动力学机制和发展过程,但在联合作用的研究方面程度较低,因此探讨这些因素对陆内前陆盆地动力演化过程的联合作用较有意义.
    库车盆地白垩纪层序地层格架与古地理演化
    靳卫广, 梅冥相
    2005, 1(1):  17-23. 
    摘要 ( )   PDF (6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塔里木北部库车盆地的白垩系,只发育下白垩统,为一套干旱红层地层.该套地层中,包括干盐湖及内陆萨布哈相泥岩、风成砂岩、间歇性河流砂砾岩和洪积扇砾岩等类型的地层,组成了一个较为典型的沙漠沉积体系.根据沙漠沉积体系的模式,针对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进行了这种特殊沉积的层序地层学划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并以不同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和相应的层序地层格架栅状图来反映该地区早白垩世区域古地理演化特征.因而对红层沉积中的天然气储集层的时空展布和成因等得出了许多较为新颖的认识,具有较为重要的石油地质学意义.
    库车坳陷逆掩断裂输导通道及输导天然气特征
    蒋维东, 胡春明
    2005, 1(1):  24-29. 
    摘要 ( )   PDF (1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野外观察与描述,将库车坳陷逆掩断裂带内部划分为断裂岩、破碎岩和裂缝发育三个带,存在空腔、裂隙和连同孔隙三种输导通道.在断裂活动时期,断裂岩带和破碎岩带具有相对较高的孔渗性,天然气主要是通过裂缝扩张形成的空腔进行加速输导运移.断裂静止裂缝未充填期前,裂缝发育带具有相对较高的孔渗性,天然气主要是通过裂缝快速输导运移.断裂静止期裂缝充填期后,破碎带具有一定的孔渗性,天然气主要是通过其连通孔隙进行缓慢输导运移.库车坳陷天然气藏主要是通过断裂岩带和破碎带内部裂缝扩张形成的空腔进行输导运移形成的.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沉积相沉积体系及其组合序列
    高志前, 王惠民, 樊太亮, 刘忠宝
    2005, 1(1):  30-35. 
    摘要 ( )   PDF (2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寒武、奥陶纪盆地具有典型的三分结构,即碳酸盐台地相区、斜坡-陆棚相区和盆地相区.不同的盆地结构型式和沉积背景,控制着不同相区的沉积相类型和特征.在不同台地结构型式下,台地相区、斜坡-陆棚相区以及盆地相区都有着不同的沉积响应,从而构成不同的沉积相纵向组合序列.根据中国古代海域沉积环境综合模式,结合塔里木盆地沉积相发育特点,将寒武-奥陶系沉积相划分为10个相和若干亚相;并根据海域地理和地貌特征组合为三类沉积体系,即台地沉积体系、浅海陆棚沉积体系和盆地沉积体系;其纵向上可以组合成两种沉积序列,即海进沉积序列和海退沉积序列.
    欠压实区内岩性油藏幕式成藏机制分析
    苏永进, 蒋有录, 房新娜
    2005, 1(1):  36-38. 
    摘要 ( )   PDF (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欠压实区的某些特定范围内,岩性油藏的形成过程具有典型的幕式特征,有效烃源岩的幕式排烃和烃源岩区内砂岩体的幕式聚烃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又彼此联系的过程.幕式排烃的通道主要是烃源岩自身发育的微裂缝和由于构造运动而产生的、沟通有效烃源岩与砂体之间联系的断层.微裂缝排烃和断层排烃具有两种不同的动力学特征和排烃机制.只有排烃过程与聚烃过程协调一致,才能完成欠压实区内岩性油藏的幕式成藏过程.
    缓坡带成藏模式研究--以陈家庄地区为例
    范振峰
    2005, 1(1):  39-42. 
    摘要 ( )   PDF (1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陈家庄地区属于典型的宽缓型缓坡带,依据其构造特点,可划分为凸起带、斜坡带和构造坡折带三大构造单元,不同的构造单元上发育有不同的沉积类型和油藏类型,其成藏控制因素亦有较大的差别.
    查干凹陷碎屑岩储集层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王惠民, 靳涛, 高志前, 杨红霞
    2005, 1(1):  43-47. 
    摘要 ( )   PDF (2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查干凹陷位于银根盆地东部,勘探主要目的层为下白垩统.在对该凹陷白垩系碎屑岩储集层的沉积和演化、岩石学类型、储集层空间及储集性能、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等研究表明,储集层岩石学特征表现为近物源、快堆积、岩性多变的特点;孔隙类型具有次生孔隙多、微孔隙多、碳酸盐胶结物发育的孔隙多等特征;大多数为特低孔特低渗储集层,但达中孔中渗的储集层也有分布;碳酸盐胶结物的选择性溶蚀、火山岩作为隔挡层对下伏碎屑岩压实作用的减缓能够形成次生溶蚀孔隙较为发育的储集层.在此基础上,对潜在的成藏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指出下白垩统苏红图组在海力素背斜带、巴润断鼻带东部和罕塔庙次凹三个构造带找油更现实,而银根组储集层在海力素构造带上可作为主力储集层对待.
    孤北洼陷沙四段油气成藏规律分析
    阳显文, 方旭庆, 彭传圣, 毕彩芹
    2005, 1(1):  48-51. 
    摘要 ( )   PDF (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北洼陷沙四段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油气控制因素非常复杂.本文系统研究了孤北洼陷沙四段的沉积及储层特征,分析了油气成藏条件与油藏类型,总结了油气控制因素与油藏分布规律,指出了孤北鼻状构造带的缓坡扇三角洲砂体与滨浅湖滩坝是主要的勘探方向,对指导孤北洼陷沙四段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油气开采
    压力恢复试井资料在沙丘5井区开发中的应用
    宋小彬, 王国先, 吴承美, 谢建勇, 余勇新
    2005, 1(1):  52-54. 
    摘要 ( )   PDF (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油田历年试井资料的解释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合油水井的生产动态资料,了解了油田储层渗流介质类型的演变过程,重新认识了储层渗流介质的分布情况,解释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我们及时调整开发方案提供依据.还可以根据渗流介质类型的划分,为我们选择合理的措施类型及措施规模提供依据.
    裂缝-孔隙型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技术--以安棚油田深层系为例
    王国鹏, 孙尚如, 赵庆, 张延章, 邱凌
    2005, 1(1):  55-58. 
    摘要 ( )   PDF (1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棚油田深层系储层属扇三角洲相沉积,储层岩石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熟度均较低,岩石胶结致密,具有特低孔隙度和特低渗透率特征.深层系储层裂缝较发育,储层中的天然裂缝以高角度或垂直裂缝为主,采用定向取心先进技术确定了地下裂缝的走向.针对储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的特点,通过开发早期油藏地质研究、裂缝识别及分布评价,提出相了应的开发技术,采用压裂增产、高压增注等措施,以保证特低渗油田的有效开发.
    草南超稠油油藏注蒸汽热采储层伤害及控制
    汪伟英, 聂飞朋
    2005, 1(1):  59-60. 
    摘要 ( )   PDF (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草南超稠油油藏的储层基本特征,探讨了该油藏在注蒸汽开采过程中水敏性、碱敏性、温敏性对储层的伤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储层保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蒸汽驱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升高,碱敏损害更加严重,因此在蒸汽驱之前应对地层进行预处理,以防热采过程中所产生的粘土膨胀和分散运移对储层造成的损害.
    高压充填工艺技术在疏松砂岩油田的应用
    刘新, 李洪明, 刘海燕
    2005, 1(1):  61-64. 
    摘要 ( )   PDF (1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高压充填工艺及其应用情况,提出了高压充填过程中的砂体状态模式.经在胜利油田的应用表明,该工艺能够较好地解决疏松砂岩油田的地层亏空严重的问题,防砂成功率高,有效期长,能够适合油井各个阶段的防砂.
    水平井防砂网合理孔径确定实验研究
    刘正伟, 裴柏林, 魏立军, 曾鸣
    2005, 1(1):  65-67. 
    摘要 ( )   PDF (1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平井若采用筛管防砂,合理的防砂网孔径的确定尤为重要.防砂网孔径太大,则容易出砂;太小又可能发生堵塞而影响产能.采用实验方法,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确定防砂网上附加压力和累积出砂量等两个关键物理参量,从而得到水平井防砂网合理网孔孔径.
    低聚合物加量胶凝剂的研究及在塔河油田中的应用
    张烨, 谢红星, 黄燕飞, 于海云
    2005, 1(1):  68-70. 
    摘要 ( )   PDF (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孔洞发育、酸液滤失大的特点,完成了稠化剂分子的合成,着重加强了酸液的高温粘度、添加剂的配伍性评价.研究出的低聚合物加量胶凝酸体系,降低酸液滤失,实现酸液缓速和深穿透的目的.现场的酸压施工表明,优化的酸液体系不仅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产能.
    减阻剂的发展与应用
    马卫荣, 谭芳, 赵玲莉, 赵光勇
    2005, 1(1):  71-74. 
    摘要 ( )   PDF (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要介绍了减阻剂的发展情况、减阻机理、减阻剂分子结构与减阻性能的关系,同时介绍了减阻剂在油田开采、输送等不同领域中,特别是在塔河油田低摩阻乳化酸施工中的应用情况.
    石油机械设备
    超声成像测井在吐哈油田套管检测中的应用
    王鹏
    2005, 1(1):  75-79. 
    摘要 ( )   PDF (3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成像测井是利用超声波做信息载体进行井周扫描的测井方法,可以有效的了解油水井中套管的损伤、腐蚀及内径变化情况、射孔质量检查,为套损井修井作业评价提供依据.本文分析了目前吐哈油田套损状况及现有的监测手段,介绍了超声成像测井原理,并结合实例对应用效果作了详细评价.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预测油气管线点腐蚀深度扩展
    杜金阳, 廖柯熹, 李长俊
    2005, 1(1):  80-82. 
    摘要 ( )   PDF (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点腐蚀是影响油气管线剩余寿命的重要因素,预测油气管线的点腐蚀深度扩展行为是评价管线剩余寿命的关键步骤之一.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处理动态数据的特性,建立了点腐蚀观测数据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并结合实例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油气管线点腐蚀深度扩展是切实可行的.
    常规游梁式抽油机节能改造
    倪国军, 高长乐, 王志坚
    2005, 1(1):  83-86. 
    摘要 ( )   PDF (1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游梁下偏平衡技术的平衡机理和结构受力特点,介绍了运用该技术对常规游梁式抽油机进行节能改造的生产实践.在不改变抽油机运行参数和同等平衡率水平的条件下,对改造前后的运行电流、功率、功率因数以及有功、无功电量等参数进行了测试和对比,验证了运用该技术改造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的节能效果,具有使用和推广价值.
    计算机应用
    油田地面工程中数字化设计的应用
    邓向明, 崔平正, 骆伟
    2005, 1(1):  87-88. 
    摘要 ( )   PDF (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数字化设计方法在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说明开放、协作、标准化、三维可视化的现代CAD系统环境及并行辅助设计的方法,在油田工程设计应用中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思维方式与设计管理,有效地提高了设计的综合质量,缩短了设计周期.
    基于三层模型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业务管理系统实现--系统设计
    严向奎, 张毓, 郭宏伟, 母建益, 刘韵华
    2005, 1(1):  89-94. 
    摘要 ( )   PDF (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特种设备(在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压力锅炉等设备)检验检测业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通过对实现系统涉及的业务逻辑、模块组成,数据结构和流程设计等关键技术的详细说明,给出了分布式网络环境下三层的C/S模式构架的应用实例.
    一种构造用例模型的方法研究
    王晶, 雷光秀
    2005, 1(1):  95-98. 
    摘要 ( )   PDF (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构造用例模型的方法,提出从业务流程图入手,通过建立基本用例获取需求,在此基础上构造用例模型并进而建立系统的需求模型.文中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