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9-10
    全选:
    英文摘要
    2020, 16(3):  0-0. 
    摘要 ( )   PDF (8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卡拉库里区块碳酸盐岩沉积相分布特征研究
    徐士鹏, 马崇尧, 王娜, 吾尔古丽·阿不都克里木, 闫超
    2020, 16(3):  1-5. 
    摘要 ( )   PDF (37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卡拉库里区块构造形态呈北西高、南东低的趋势,总体上向东南倾伏.各小层顶界构造均表现为构造起伏程度低、构造形态继承性明显的特征.本次研究区内有西莎、西吉、东阿拉特共3个气田,总井数为11口,目的 层为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J3k+o)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利用测井、薄片鉴定、取心、地震等资料开展了目的 层的沉积分布特征研究,总结出卡洛夫-牛津阶储层主要发育台地边缘滩、开阔海台地、局限台地3类亚相沉积.
    西泉地区火山岩储集层岩性识别及储层预测
    张金风, 刘艳红, 万文胜, 张艳梅, 尹东迎, 杨香丽
    2020, 16(3):  6-10. 
    摘要 ( )   PDF (38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取心井的岩石薄片鉴定、X衍射等资料,结合岩心观察,将西泉103井区石炭系火山岩复杂岩性进行重新归类,划分为安山岩、火山角砾岩、角砾凝灰岩、凝灰岩4类.研究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各类岩性电性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以测井曲线响应进行模式识别,划分57口井单井岩性.统计各岩性波阻抗值,通过反演波阻抗曲线与测井曲线计算拟合度,曲线相关度为75.4%,实现安山岩、火山角砾岩、角砾凝灰岩、凝灰岩有效预测.
    双复杂山地区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以博格达山地二维为例
    秦鑫, 苏卫民, 徐文瑞, 魏晨成, 李献民, 田晨曦
    2020, 16(3):  11-16. 
    摘要 ( )   PDF (144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表复杂、地下构造复杂的地质构造称为双复杂构造,双复杂构造地震波场复杂,资料成像困难.以博格达山地二维为例,在充分收集和分析地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了伪三维层析静校正、模拟退火静校正、多域保幅去噪、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有效的解决了构造成像困难问题.根据本次成果资料钻井,获得了工业油气流,进一步验证了采用本文提出的关键处理技术,能够解决双复杂地区构造成像问题.
    阜康凹陷三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张小红, 杨涛, 岳红星, 吴建英, 邸文渊
    2020, 16(3):  17-20. 
    摘要 ( )   PDF (16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侏罗系、二叠系和石炭系是准噶尔盆地东部探区得到公认的三套有效烃源岩,而阜康凹陷三叠系小泉沟群原油性质多样,油-源关系复杂,能否成为准东探区的有效源岩尚存争议.本次系统评价了该套地层的生油潜力,认为其有机质丰度较高,存在好-较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相对较好、在热史演化上已达到生油门限,是一套较好的烃源岩.小泉沟群烃源岩具有较低的姥植比,β胡萝卜烷和γ蜡烷含量很低,均表明该套烃源岩沉积于弱氧化的湖沼相中.该套烃源岩是继侏罗系、二叠系和石炭系之后阜康凹陷发现的又一套较好的烃源岩,该烃源岩的发现对阜康凹陷及其周缘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三台地区石炭系原油地化特征及油源分析
    杨涛, 张小红, 姜涛, 岳红星, 刘邦兴, 于绍辉
    2020, 16(3):  21-25. 
    摘要 ( )   PDF (24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炭系地层作为准噶尔盆地重要油气储集层,在北三台地区沙南油田已有多口井获工业油流.为了明确沙南油田石炭系原油的来源,采用了全烃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地区四套烃源岩和石炭系原油的地球化学指标,并进行油源分析.研究认为沙南地区石炭系原油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原油具有高密度、高粘度,较低饱和烃含量和高的非烃、沥青质含量,低姥植比,碳同位素值轻的特点,第二类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低高饱和烃含量和低的非烃、沥青质含量,较高姥植比,碳同位素值较重的特点.综合该区各套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沙南油田石炭系第一类原油来自于二叠系烃源岩成熟阶段的产物,第二类原油来自于石炭系烃源岩成熟—高成熟阶段的产物.确定了油气的来源.
    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在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探1井的应用
    廖新伟, 安俊, 轩恒
    2020, 16(3):  26-29. 
    摘要 ( )   PDF (29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构造四棵树凹陷下组合吐谷鲁群组下部和头屯河组存在高压油气层,吐谷鲁群上部三开套管鞋处承压能力低,密度高于2.41 g/cm3井漏,低于2.37g/cm3气侵溢流,形成了窄密度窗口,严重的影响了钻井安全.本文通过对高探1井四开吐谷鲁群组下部和头屯河组地层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分析,及精细控压钻井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构造下组合地层窄密度窗口的难题,精细控压钻井技术通过控制井底压力在安全窗口范围内,有效降低复杂,提高钻井时效.
    中江气田HL区块三压力剖面建立及应用
    智慧文
    2020, 16(3):  30-32. 
    摘要 ( )   PDF (14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测井方法计算并建立了中江HL区块地层孔隙压力、坍塌压力、破裂压力剖面.根据三压力剖面特征,开展了HL区块井身结构优化及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设计.研究指出,该区以地层坍塌压力为依据制定钻井液密度较为合理,针对沙溪庙组目的 层的水平井钻井采用三开制井身结构有利于实现安全高效钻井.研究结果为HL区块钻井设计及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经现场应用,提高了钻井效率,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准噶尔盆地南缘超深井扩眼尺寸优选方法
    吴继伟, 张晨, 黄鸿, 林晶, 陈亮
    2020, 16(3):  33-37. 
    摘要 ( )   PDF (22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构造超深井普遍采用五开非常规井身结构设计,其中四开井段井眼与套管环空间隙仅11.1 mm.为了保证四开井段套管安全下入、提高注水泥质量,进而满足井筒完整性的需求,本文从套管下入刚度、套管下入激动压力、注水泥ECD、井筒完整性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四开密度窗口的实际情况,优选推荐不同的扩眼尺寸数值.呼探1井顺利四开中完证明了扩眼尺寸优选的合理性,为扩眼技术在准噶尔盆地南缘超深井中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聚醚醇钻井液在花X39井的应用
    杨小敏, 睢文云, 郑伟
    2020, 16(3):  38-41. 
    摘要 ( )   PDF (13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油田花庄地区三垛组地层易造浆,戴南组及阜宁组泥岩易垮塌,针对该区块地层特征及花X39井井斜大、位移长的特点,特选用聚醚醇钻井液体系,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钻井液润滑、抑制性能强,岩屑包被良好,试验期间钻进、滑动、起下钻顺畅,有利于减少井下复杂的发生.
    油气开发
    复杂油田地层原油粘度确定新方法
    别梦君, 刘杰, 刘斌, 杨志成, 张伟
    2020, 16(3):  42-45. 
    摘要 ( )   PDF (29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目前常规地层原油粘度计算方法研究CFD油田的地层原油粘度,但是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平均相对误差接近50%.针对此问题,通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并结合数学方法,最终建立了不同温度区间地层原油粘度的计算公式.结果 表明,该方法计算的结果较准确,平均相对误差仅为7%,可以用于确定CFD油田的地层原油粘度.所研究的成果丰富了地层原油粘度计算方法,对相似油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SECTT产出剖面动态监测技术在碳酸岩气井暂堵酸化评价中的应用
    白华, 陈杉沁, 王小明, 张小蓉, 刘彦斌, 刘苗
    2020, 16(3):  46-50. 
    摘要 ( )   PDF (39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盆地碳酸岩气储层厚度大,非均质性强,Ⅰ、Ⅱ、Ⅲ类储层分布范围广,不同类型储层酸化改造动用状况差异大.近年来不断尝试探索新工艺新技术优化碳酸岩气井酸化压裂改造措施,以实现各类储层均匀布酸,提高单井产量.转向酸+可溶暂堵球作为一种新型的酸压技术开始应用于碳酸岩气酸化改造,通过优化酸液用量和暂堵球投球次数及投球量,实现在不同类储层上均匀布酸.传统的生产测井只能识别储层机械分段的改造效果,不具备评价暂堵分段改造效果的能力,一种新型安全、环保的化学示踪剂产剖测试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伴随每一段酸液分别注入一种特定的气溶性和水溶性化学示踪剂,对该段酸液动用储层的产出气和返排液进行标记,根据示踪剂在返排测试阶段的产水产气情况,评价暂堵球的分级转向效果和各类储层的动用状况,以进一步指导施工方案优化,提高措施效果和经济效益.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隔夹层影响正交数值试验
    王大为, 杜春晓, 耿志刚, 高振南, 廖辉
    2020, 16(3):  51-55. 
    摘要 ( )   PDF (37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能够有效动用特、超稠油,是一项前景广阔的前沿技术.油层中隔夹层的存在会显著影响SAGD的开发效果,应用数值模拟正交试验,研究了隔夹层纵向位置、水平位置、分布范围(长度与宽度)、隔夹层渗透率(泥岩隔层与物性隔层)以及宏观垂向渗透率5个因素对生产的影响.结果 表明,隔夹层各影响因素中,Kv/Kh对SAGD影响最为明显,主要影响采油速度(生产时间),对采收率、油汽比以及注汽量影响较小.
    金龙2井区无隔层控底水压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马军, 王丽峰, 鱼文军, 马永贵
    2020, 16(3):  56-61. 
    摘要 ( )   PDF (40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新疆油田金龙2井区油藏低孔、特低渗,底水发育,高角度构造缝发育,纵向无有效应力隔层的特点,及主力油层避水高度小,压裂后采油井含水上升快或者高含水,生产周期短的问题.从储层岩性、物性特征入手,分析岩石力学特性,研究影响人工裂缝高度的因素,优化压裂参数及工艺技术,对人工裂缝高度进行有效控制,形成无隔层控缝高压裂技术并进行现场应用及压后效果评价,实现采油井"控水增油"、延长压后高产、稳产时间.
    沁水盆地羽状多分支水平井组压裂技术应用与研究
    栾飞
    2020, 16(3):  62-66. 
    摘要 ( )   PDF (23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沁水盆地古交地区煤层气田具有低压、低含气饱和度和低渗透率的特征,且非均质性强,产量低的特点,对其开展羽状多分支水平井组压裂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煤层气羽状多分支水平井组是由多口水平井与1口或两口直井组成的新型水平连通井组,分支水平井与直井连通后,由水平井提供泄流通道,直井进行排采生产,具有增大有效供给范围、提高单井产量等优点.
    海上气田井口装置抬升高度预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余意, 任冠龙, 董钊, 张崇, 刘贤玉
    2020, 16(3):  67-73. 
    摘要 ( )   PDF (27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上生产气井高效开发时,高温高压会带来井口抬升、环空带压等现象,直接影响气井安全生产及开发,甚至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针对目前井口装置抬升预测研究较少以及不足之处,通过建立新型多因素井口抬升预测方法,突破了其他方法考虑因素单一的瓶颈,大大提高了预测精度,并分析了产量、生产时间、各环空压力、固井情况等影响因素对井口装置抬升量的影响及井口抬升高度;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得出了主要影响因素的强弱顺序,并将模型应用于DF1-1-×井进行了验证,模型计算高度与现场实测高度十分接近,并预测该井生产期间最大井口抬升高度约为6.8 cm.该方法可对未来高温高压及深水开发气田井口抬升高度进行预测及进行环空泄压建议,对钻完井设计、工程施工及油气田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塔河油田超深裸眼井冲砂防垮塌一体化技术应用
    梁志艳, 王磊磊
    2020, 16(3):  74-77. 
    摘要 ( )   PDF (15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河油田为奥陶系碳酸盐岩超深、超稠油油藏,完井方式主要以裸眼完井为主,其中75%利用酸压改造建产,生产期间注水、注气等增产措施影响,油井出现频繁垮塌现象,需要进行冲砂治理作业,严重制约油井正常开发和成本控制.面对超深裸眼井垮塌治理成本高、难度大、周期长、多次重复处理的问题,应用固壁冲砂工艺配合可钻磨防垮塌管柱一体化工艺技术,现场已应用4井次,目前均稳定生产,减少了重复垮塌,一体化工艺技术的应用意味着超深裸眼井垮塌处理从被动治理转向防治结合的新阶段.
    海上油田疏松砂岩储层解堵防砂联作工艺研究及应用
    程利民, 周泓宇, 吴绍伟, 穆永威, 杨明
    2020, 16(3):  78-82. 
    摘要 ( )   PDF (10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海西部疏松砂岩储层胶结疏松易出砂,油井见水后敏感性矿物遇水膨胀、分散运移,对储层造成微粒运移伤害,单一的提液及酸化措施有效期短且进一步加剧粘土矿物微粒运移.开展了解堵防砂联作工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解堵液综合解堵性能优良,岩心驱替实验加大生产压差后岩心渗透率损害率达32.54%,经解堵液体系解堵后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106.1%,固砂液体系具有较好的固结性能及耐冲刷性能,目标储层岩屑经固砂液体系固结处理后的渗透率保留值可达82%以上,固结体强度在3.6 MPa以上,在大压差冲刷的情况下出砂率在0.026~0.029%之间,能够满足高压差下的生产要求.相关研究成果及结论对类似油井稳产增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工艺设备
    润滑油双溶剂精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聂春梅, 帕提古丽, 海日古力, 穆亦欣
    2020, 16(3):  83-87. 
    摘要 ( )   PDF (10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了国内外润滑油双溶剂精制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糠醛和NMP精制中加入各种类型助剂后对精制油收率和质量等精制效果的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精制溶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RSV深冷凝液回收工艺在准噶尔盆地气田的应用
    蔡兵, 刘涛, 谢虎
    2020, 16(3):  88-93. 
    摘要 ( )   PDF (20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石油上游勘探板块已建凝液回收乙烷装置较少,多数采用LSP回收工艺,由于受制冷温度的限制,难以对C2、C3+等烃类组分进行充分回收.新疆油田某凝析气田原料气中C2含量达到7%,C3+含量达到2.5%以上,在国内首次采用了RSV部分干气回流深冷凝液回收工艺后,C2收率达到96%以上,C3+收率达到99%以上,年均净利润增加11140万元,有效提高了气田生产效益,对国内天然气凝液回收工艺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圆筒形高压容器球形封头与筒体两种常用焊接方式选型探讨
    李伟权, 张微, 赵钢
    2020, 16(3):  94-97. 
    摘要 ( )   PDF (23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圆筒形高压容器设计封头常选用球形封头,封头壁厚小于筒体壁厚很多,焊接常采用内径对齐焊接或者中径对齐焊接两种方式焊接,为了解两种常用焊接方式应力分布情况,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算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计算结果分析,笔者建议一般情况下,在容器没有盛装腐蚀介质或存在疲劳等工况要求时,宜选用中径对齐焊接方式;若考虑容器盛装腐蚀介质或存在疲劳工况,避免内壁表面存在腐蚀或疲劳应力集中情况,此时建议选用内径对齐焊接方式.
    防喷器解卡工具的研制与应用
    张玉华, 张建民, 肖刚, 冯芸, 张宏
    2020, 16(3):  98-100. 
    摘要 ( )   PDF (21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油田作业中,防喷盘根盒有效减少了盘根盒刺漏、避免了井喷的风险,但防喷盘根盒存在油井注汽时,蒸汽在防喷工作筒和柱塞之间截流面积发生变化,易发生结垢,挂抽时经常发生杆卡盘根盒处,解决方法一般为对油井进行小修作业,更换盘根盒及其附件,这样降低油井生产时效,增加材料成本、修井费用.基于以上情况,通过分析、设计、实际现场应用,得到防喷器解卡工具的研制和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