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0年 第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9-10
    全选:
    英文摘要
    2010, 6(3):  0-0. 
    摘要 ( )   PDF (4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西泉地区上二叠统梧桐沟组沉积相分析
    朱爱国, 李培俊, 马明珍
    2010, 6(3):  1-5. 
    摘要 ( )   PDF (5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碎屑沉积物通量法将西泉地区上二叠统梧桐沟组自上而下划分为三个成因单元,每个成因单元都是由下部的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和上部的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两部分构成.西泉地区上二叠统梧桐沟组主要发育湖泊相和河流相的沉积,湖岸线控的滨岸滩坝砂是该区主要的砂体成因类型.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九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肖春林, 李乃高, 金萍, 王辉, 胡俊新
    2010, 6(3):  6-10. 
    摘要 ( )   PDF (3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九区石炭系油藏存在开发效果差,部分井无接替层的现状,针对这些问题,利用岩芯、薄片、扫描电镜等手段,从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孔隙特征、储层物性等方面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九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分析了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以及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火山岩储层主要为火山熔岩、碎屑岩和变质岩类;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储集空间为气孔、残余孔、溶蚀孔、裂缝等;储层物性影响因素主要有火山岩的岩性、岩相、后期风化淋滤和断裂改造等.
    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岩性岩相模式
    刘俊田, 赵兴启, 杲先进, 谢佃和, 王瑞英, 刘媛萍
    2010, 6(3):  11-16. 
    摘要 ( )   PDF (4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6年随着M17井在上石炭统卡拉岗组玄武岩、安山岩储集层中获得高产油气流,揭开了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的序幕.截止目前,已经查明优质储量5000×104t左右,成为吐哈油田油气储量增长和产能建设的重要领域.而火山岩储集层描述则是制约该层系油气勘探开发的难点,为此,介绍了通过多学科联合研发所形成的火山岩岩性岩相描述、测井火山岩岩性识别、地震火山岩岩体识别等火山岩储集层描述技术,该技术为下一步寻找优质火山岩储集层具有指导意义,对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济阳坳陷地层油气藏成藏动力与含油高度预测
    宁方兴
    2010, 6(3):  17-22. 
    摘要 ( )   PDF (3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在流体运移动力系统划分的基础上,对地层油气藏成藏动力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济阳坳陷地层油气藏各区块成藏动力进行计算,发现不少区块的净浮力的分力小于毛细管力,这与实际是矛盾的.通过分析原因,确定了含油高度的主控因素.最后,用spss软件对含油高度主控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得到计算含油高度的拟合公式,实现了对地层油藏钻前定量预测.
    基于统计岩石物理学的直接岩石物理反演
    王家华, 赵巍
    2010, 6(3):  23-27. 
    摘要 ( )   PDF (4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计岩石物理学目前已经成为量化地震储层描述中一种重要的新方法.统计岩石物理学把确定性的岩石物理学关系与地质统计学结合起来了的:进一步说,利用岩石物理学方程建立起储层参数和地震属性之间的联系,而统计技术被用来在岩石物性转换时传递不确定性和描述空间的变化.一般来讲传统的结合地震数据的地质统计学方法都是采用两步的序贯方法.其局限在于反演的弹性属性必须做油藏模型积分的时深转换,例如,岩石物理反演,由测井曲线建立的油藏弹性模型,能够的用到反演数据上,而并不需要正确解释反演结果的带限属性.一般来讲序贯反演的工作流程并不能够保证最终的油藏模型与地震数据完全一致.本篇文章提出的直接岩石物理学方法,并不采用传统的序贯反演的流程,其优势在于将深度转换进程结合到整个反演进程中,采用多尺度和多区域网格,收敛速度快,不确定性大大降低.
    克拉玛依油田二类砾岩油藏二次开发后开发技术政策及精细注水研究——以一东区克上组油藏为例
    杨生榛, 王春林, 袁述武, 尚娅敏, 陈艳红
    2010, 6(3):  28-32. 
    摘要 ( )   PDF (2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克拉玛依油田二类砾岩油藏典型区块-东区克上组为例,研究油藏特点以及二次开发后存在问题,应用工程方法、注采平衡法、合理流态法、试井分析法、跟踪数模等多种方法系统开展重建井网后开发技术政策研究,综合确定油藏合理地层压力、合理流压、合理注水强度等界限值,指导油藏精细管理.利用开发技术政策成果实施分区精细注水、配套油井措施,合理调控压力场,保持油藏稳产,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本次研究形成了克拉玛依二类砾岩油藏二次开发后稳产技术,对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八区克上组油藏S4+5层剩余油分布研究
    胡新平, 赵文苹, 林军, 郝卫国, 吕海锋
    2010, 6(3):  33-36. 
    摘要 ( )   PDF (3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八区克上组油藏S4+5层长期注水不满足,地层压力持续下降,加之油水井井况变差,井网不完善,全区产量不断下降,油藏急需进行调整.2008年进行精细油藏描述,采用多种技术方法,定量描述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平面上,剩余油集中分布在克乌断裂附近、井网不完善且有效厚度较大的部位;纵向上,剩余可采储量主要集中在S51、S52-2、S41-1、S42-2层.根据剩余油研究,部署控制井及试验井组符合率高,为油藏整体二次开发,提高油藏采收率,提供了依据.
    克拉美丽气田火山岩气藏试井分析及应用
    易晓忠, 张河, 胥青, 钱盛兵, 郭海韬
    2010, 6(3):  37-42. 
    摘要 ( )   PDF (4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拉美丽气田是新疆油田公司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发现的首个1000亿方级的大型火山岩气田,气田位于陆梁隆起东南部的滴南凸起上,由沿滴水泉西断裂自西向东分布滴西17井区、滴西14井区、滴西18井区和滴西10井区4个石炭系气藏组成.截止到2009年10月,气田正常生产气井15口,气田日产气水平123×104m3.为了加深对火山岩气藏的认识,本文综合应用试井动态分析方法,从储层物性、储层污染状况、气藏能量、产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气藏后续开发生产及研究提供依据.
    气层损害评价方法在塔里木盆地大北气田的应用
    卓红
    2010, 6(3):  43-45. 
    摘要 ( )   PDF (1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试井资料解释所获得的总表皮系数进行分解,得到了反映气层真实损害程度的地层损害表皮系数.采用地层损害表皮系数、措施增产率及损害半径作为气层损害矿场评价参数,以此为理论依据,采用VC++.NET 2005在Windows XP环境下开发出气层损害评价软件.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大北3气井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井测试层段损害严重,通过采取适当的增产措施,消除地层损害表皮后可使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该软件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子洲气田山2段单井出水机理研究
    黄东杰, 杨宇, 伊向艺, 侯伟, 刘登丽, 李东
    2010, 6(3):  46-48. 
    摘要 ( )   PDF (2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井产水不仅在地层中气水两相渗流时影响产能,还会在井底形成积液影响气井生产,可见,产水对气井的生产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地层能量,防止气井高产水,有必要研究单井出水类型及机理.本文依据地质、测井等资料对生产井出水类型及机理进行研究,划分出单井产水类型;再利用试气、生产、水化学等资料分析给与证实,最终得出单井地层水层识别原则.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行列注水试验区开发试验效果
    于霞, 覃建华, 吴让彬, 吴新平
    2010, 6(3):  49-53. 
    摘要 ( )   PDF (3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是特低渗透、微裂缝发育的巨厚层块状砾岩油藏.1979年采用反九点法面积井网试验开发,经历了三次加密,实现了全面注水开发,由于八区下乌尔禾组加密后,地层压力下降快、见水未见效井较多,稳产基础差.为寻求合理注采井网,为提高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依据,论证现有注采井网方式调整的可行性,建立水压驱动,2006年10月在256井断裂上盘中部采矛盾突出的八个井组开展行列注水试验.试验开展3年来结合油井配套措施,有效地扩大了注水波及体积、减缓压力下降及递减,行列开采形势有所改观.对比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上盘4+5井网效果较好.
    考虑油环带影响的凝析气藏试井模型研究
    王洋, 伊向艺, 卢渊, 王晓, 吴修华
    2010, 6(3):  54-57. 
    摘要 ( )   PDF (2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凝析气藏在井筒压力低于露点压力生产时,井筒附近出现两相流区,使得地层中析出的液体大大影响开发过程中的流动特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凝析气藏渗流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微元法入手,建立了一种新的考虑油环带影响的凝析气藏渗流数学模型.通过拉氏变换并求解,获得考虑油环带影响的气藏气井井底压力响应数学模型,对凝析气藏气井井底压力响应的流动阶段和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和讨论,并对某凝析气井的实际压力恢复资料进行了精细解释.
    多尺度信息用于精细地质建模——以大庆升平155油田为例
    文华
    2010, 6(3):  58-61. 
    摘要 ( )   PDF (3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结合地震、测井和地质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地震资料和井资料分别在平面和纵向上具有高密度采样的特点,依据一定的相模式,选取建模参数,采用基于目标的目标层次建模方法和基于象元的序贯指示模拟方法,逐层建立沉积微相的分布模型;以地质统计学为手段,以与物性具有较好相关性的地震软信息为协约束,利用相控随机建模技术,建立了定量描述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及有效厚度物性空间分布的精细三维地质模型.
    地质模型角点/中心点网格转换软件实现及其在A油田开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胡伟岩, 张媛, 张楠
    2010, 6(3):  62-65. 
    摘要 ( )   PDF (3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完成了地质模型角点与块中心点网格转换软件的编制,并将该软件应用于A油田,成功解决了该油田开发方案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并为渤海类似油田的油藏地质建模提供了技术储备.
    分支水平井产能公式研究进展
    梁峰, 孟维龙, 刘晓辉
    2010, 6(3):  66-70. 
    摘要 ( )   PDF (2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分支水平井的七个典型产能公式.对比发现,王卫红公式、李璗公式均为程林松公式的特例;蒋廷学公式比程林松公式更加准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运算,验证了齐成伟公式在外部渗流阻力部分的重要突破.进一步分析发现,齐成伟公式的外部渗流阻力部分自相容,科学严谨.最后,考虑到各种附加阻力,得出了完整的产能公式.
    充氮气泥浆欠平衡钻井技术在百泉1井中的应用实践
    廖新伟, 叶承庆, 伊明
    2010, 6(3):  71-75. 
    摘要 ( )   PDF (3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充百泉1井井漏等复杂实际情况描述,结合氮气泥浆欠平衡钻井技术特点的阐述及该项技术在百泉1井应用可行性分析,利用欠平衡钻井工程软件,优化充氮气泥浆欠平衡钻井参数,制定合理工艺措施,为该井利用充氮气泥浆欠平衡钻井技术实现控制井漏、发现油气藏及适当提高机械钻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塔河油田12区优快钻井技术研究与实践
    余福春, 韩立国, 杨君明, 余冬青, 赵小平
    2010, 6(3):  76-81. 
    摘要 ( )   PDF (4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河油田12区上部地层疏松、可钻性好,钻井过程中易出现缩径阻卡现象;下部地层易剥落掉块、坍塌严重,易出现井下复杂情况或事故,且存在垂直裂缝或溶洞,易发生钻井液漏失.在分析了塔河油田12区地层特点及钻井技术难点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该地区深井钻井的优快钻井技术,主要包括井身结构优化设计、钻头选型、井下动力钻具配合高效钻头快速钻进、井眼稳定技术、井眼畅通技术、防斜打快及优质钻井液体系等技术,使塔河油田12区钻井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多口井的钻井实践表明,塔河油田平均钻井速度大幅提高,平均钻井成本不断降低,对油田增储上产、提高勘探开发速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塔里木盆地QK地区岩石可钻性实验研究
    陈颖杰, 杨尢珩, 张峰, 曹建山, 韩艳浓
    2010, 6(3):  82-85. 
    摘要 ( )   PDF (4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QK地区钻井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主要油气层埋藏较深,基本在4000~6000m之间,钻井工程总体上面临以下难点:深井、超深井多;含油层系多,已发现的七套含油气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奥陶系、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加上地层物性变化较大,地层压力系统多而复杂,地层中含有高低压盐水层,同时存在岩盐层和复合盐膏层以及巨厚泥页岩和风华壳,给钻井施工带来许多困难.文章对该地区5口井7个层位的岩样进行了实验分析,对影响深部地层机械钻速的岩石力学特性进行了定量描述.根据该地区可钻性测定值范围,结合大量钻头统计资料确定的地层可钻性级别与钻头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钻头选型可参照此优选.
    新疆油田稠油热采井固井完井技术
    翟亚锋, 张新文, 郭建军, 郭新超, 牛建梅
    2010, 6(3):  86-91. 
    摘要 ( )   PDF (3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新疆油田稠油油藏开采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以前单一直井开发,现在发展为直井、常规水平井、鱼骨型分支水平井、SAGD平行水平井多种井型开发.本文主要从固井完井工艺方面对新疆油田稠油油藏开发技术进行介绍,并针对鱼骨型分支水平井完井方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几种推荐方案.
    等焓节流过程的模拟及软件研制
    刘云
    2010, 6(3):  92-95. 
    摘要 ( )   PDF (2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SHBWR状态方程,建立了等焓节流模型,解决了汽化率计算不稳定和模型迭代计算的问题,保证了模型的准确度和速度.在等焓节流模型的基础上,研制了等焓节流软件.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适应性好,符合工程计算精度要求,能快速、准确地进行等焓节流过程的模拟.
    百重七-92号站埋地热油管道冬季投产所需预热时间计算
    邓静, 李朋, 王建秀, 施斌, 姚太英
    2010, 6(3):  96-98. 
    摘要 ( )   PDF (1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冬季原油管道投产时"暖管"是一个必要步骤,管道预热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投产的顺利与否.本文对百重七-92号站输油管道的投产所需预热时间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际情况做对比分析,推导出"暖管"所需时间的计算方法,为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管底单向开关的研制与应用
    吴荷香
    2010, 6(3):  99-101. 
    摘要 ( )   PDF (1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井眼轨迹的特殊性,分层酸化时,常规底部开关投球时不能完全到位,造成球座密封不严.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管底单向开关, 在应用中不受井斜角的限制,利用液压实现正向关闭和反向开启功能.在管柱下井过程中处于一级关闭状态,可避免封隔器中途误坐封.管柱到达设计位置后,在正向液压作用下密封方式发生变化,处于二级关闭状态,保证酸化施工顺利完成.反洗井时处于开启状态,使反洗井顺利进行.截止到2009年12月在河南油田现场应用7口井,工艺成功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150万吨延迟焦化加热炉空气预热器现存问题分析及改造措施
    阿曼古力, 李兴明, 地木拉提·胡加
    2010, 6(3):  102-104. 
    摘要 ( )   PDF (1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总结了15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加热炉空气预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空气预热器的改造方案和改造后的使用效果.通过对改造前后加热炉的相关参数进行对比,针对燃料性质对露点腐蚀温度进行计算,分析了热管腐蚀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热管材质等级和改造风道的建议,由此为加热炉空气预热器进一步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某石化公司蒸馏装置E1001管束腐蚀失效分析
    李俊义, 秦静, 田润丰
    2010, 6(3):  105-108. 
    摘要 ( )   PDF (2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某石化公司I套蒸馏装置E1001管束腐蚀减薄及穿孔现象从加工工艺、介质腐蚀性、腐蚀产物、材质、金相进行了多方面进行检测及分析,认为腐蚀失效原因主要是酸性环境较高温度下,低铬合金材质的坑蚀,提出控制措施和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