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1年 第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1-12-10
    全选:
    ABSTRACTS
    2011, 7(4):  0-0. 
    摘要 ( )   PDF (3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石炭-二叠系石油地质条件及勘探方向
    刘俊田, 牟兰昇, 任红, 崔娥, 苗殿国
    2011, 7(4):  1-6. 
    摘要 ( )   PDF (4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塘湖盆地前期油气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马朗凹陷主体及周缘,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寻找、探索新的勘探开发接替领域就是摆在吐哈油田火山岩油气勘探的一道难题。条湖凹陷油气资源量丰富,火山岩勘探及研究程度较低。根据邻近凹陷(马朗凹陷)实际勘探经验及条湖凹陷目前钻井资料,以现代油气地质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条湖凹陷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圈闭等油气系统形成的基本要素。研究表明,条湖凹陷勘探前景广阔,存在多个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下一步应在拓展石炭-二叠系风化壳型及裂缝型油藏的同时,积极探索条湖凹陷石炭系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内幕型油气藏。
    横波参数构建技术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郑雷清
    2011, 7(4):  7-9. 
    摘要 ( )   PDF (2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横波资料的获取在储层预测评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油田横波资料相对较少,求取相对困难。针对这种现象,文章以吐哈油田胜北地区岩性油气藏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储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直接利用常规测井参数构建法来获得横波时差,建立了横波时差参数预测模型,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也为今后同类储层的识别提供了参考。
    牛东火山岩油藏岩性识别技术及应用
    毛秀玲, 刘富宁, 谢佃和, 蒋红玲
    2011, 7(4):  10-16. 
    摘要 ( )   PDF (4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牛东石炭系火山岩油藏是吐哈油田发现的第一个火山岩油藏,岩性复杂多变,准确识别岩性对储层识别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划分火山岩喷发期次、识别岩相、建立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综合评价储层的基础。本文在测井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取心、录井资料,分三步建立牛东火山岩岩性识别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同类油田进行火山岩岩性识别提供借鉴作用。
    中拐凸起二叠系致密砂砾岩储层的成因及有利区块预测
    万敏
    2011, 7(4):  17-20. 
    摘要 ( )   PDF (2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拐地区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重要的天然气勘探有利区,其主要目的层二叠系佳木河组构造简单,储层致密,为典型的致密砂砾岩气藏。通过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实验室化验和地层测试分析的对比,发现孔渗差异较大,从薄片上观察可以发现大量的假缝,特别是粒缘缝。实验室化验的数据失真的主要原因就是浊沸石含量较高。早期浊沸石胶结物形成和后期的溶蚀程度控制着该区储层物性。预测有利区块主要分布于新光1井至拐201井区域,车91井区和车排子地区中值阻抗、构造低部位。
    油气开采
    高温高压超深探井钻井技术在费尔干纳盆地的研究与应用
    冯国良, 解忠义
    2011, 7(4):  21-27. 
    摘要 ( )   PDF (5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9年中国石油首次在该地区成功的钻成了井深6596m的中亚地区第一口最深的超深探井,并在5800-6596m发现了重要的油气层。该井的油气层地下温度为147℃以上、压力为135Mpa,钻井使用的泥浆密度高达2.43g/cm3。该井在钻井中解决了:(1)高温、高压下,盐膏层塑性流动引起的卡钻难题;(2)压力系数为2.35-2.36的盐水层的钻井安全问题;(3)147℃高温(5703m)、134-135Mpa高压(5841m)条件下2.29-2.43g/cm3高密度水基泥浆的稳定性维护;(4)5″尾管悬挂器与7″套管小间隙条件下下入与座挂安全;(5)超深井小井眼段使用钻头偏心扩眼问题;(6)高温、高压小井眼条件下测井;(7)小井眼、小井段、小间隙、超深条件下的固井等7项世界级工程难题,对于高温、高压、超深井钻探技术的发展,对于该地区高温、高压、超深环境下的油气藏的地质研究和开发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循环温度数值模拟
    文乾彬, 邵传辉, 刘勇, 谢礼科
    2011, 7(4):  28-32. 
    摘要 ( )   PDF (2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确的预测钻井液循环温度对钻井作业安全、快速钻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文章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及传热学的基本原理,考虑了钻井液传热受流动影响,建立了钻井液与地层之间的二维非稳态循环温度数学模型,模型通过优选钻井液流变模式,精确计算钻井液流变参数,并采用无条件稳定的全隐式有限差分法求得模型的数值解,提高了预测精度。最后用现场实测数据与模型计算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该模型可用于计算实际循环条件下的管柱内钻井液、管壁、环空钻井液与地层的温度分布,为准确预测钻井安全密度窗口和钻井液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大直径选择性完井工具在长裸眼水平井的下入
    高飞, 聂明虎, 舒振辉, 王战卫
    2011, 7(4):  33-36. 
    摘要 ( )   PDF (2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性完井工具由于带有多个Φ200毫米的遇油自封隔器,在常规Φ216毫米井眼中下入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在不下技术套管的陆9井区长达1500多米的裸眼段水平井下入更加困难,风险极大。目前国内为国内为尚无成熟可靠的技术来满足长裸眼段大直径选择性完井工具下入的成熟技术,为了满足下入大直径选择性完井工具长裸眼段下入的需求,特此进行了研究和现场试验。
    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预测川东北礁滩相储层产能
    严丽, 王燕, 范树平
    2011, 7(4):  37-39. 
    摘要 ( )   PDF (1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东北探区海相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以孔隙型为主,部分为裂缝-孔隙(洞)型。本文以该类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能与测井参数的关系,首次引入储气系数这一概念。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提出一套采用多参数回归分析方法对天然气储层进行产能评价及预测的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法。
    DISCOVERY软件在七西区克下组油藏扩边开发中的应用
    王辉, 解克萍, 刘海英, 李婷, 高蓓
    2011, 7(4):  40-44. 
    摘要 ( )   PDF (3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iscovery软件包在井数据管理、地层划分对比、测井解释及地质成图等方面与其他油藏描述软件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利用该软件完成对克拉玛依油田七西区克下组油藏构造、沉积、储层、油层解释、成藏机理等综合评价,计算出扩边区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并指导《克拉玛依油田七西区克下组油藏扩边开发布井意见》开发方案的编制,为七西区克下组油藏增储上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三工河组油藏初期产能分布特征研究
    解克萍, 李婷, 王辉, 杨丽, 胡晓荣
    2011, 7(4):  45-49. 
    摘要 ( )   PDF (2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七中东区三工河组油藏位于克拉玛依市东30㎞处,区域构造上位于克百断裂带的中段—南白碱滩断裂上盘。2006年申报新增含油面积6.73km2,地质储量197.52×104t,2007-2009年采用250m注采井距反七点法井网实施滚动开发,先后钻采油井32口,注水井15口。采油井初期产能0.1-13.2t,含水6.0-98.0%,初期产能差异较大。通过对该区储层特征、沉积微相、油层厚度、原油性质、生产压差、油嘴大小、储层压裂改造、注水见效等地质工程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七中东三工河组油藏初期产能主要与沉积微相、储层压裂改造规模相关。
    修正等时试井资料分析新方法在克拉美丽气田火山岩气藏中的应用
    易晓忠, 黄莹, 库尔班江, 阚兴福, 杨联
    2011, 7(4):  50-53. 
    摘要 ( )   PDF (2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拉美丽气田是新疆油田公司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发现的首个1000亿方级的大型火山岩气田,前期测试及生产资料表明气藏储层物性平面变化大,渗透性差,常规的回压法产能试井耗时长,天然气消耗大,修正等时试井延续测试期间流压很难达到稳定,影响气藏产能分析与评价。本文采用修正等时试井资料处理新方法来分析解释低渗透火山岩气藏修正等时试井资料,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处理低渗透气藏产能测试资料的可靠性,为分析评价火山岩气藏产能大小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异常高破裂压力储层酸压改造技术研究与实践
    梁锋, 杨方政, 张烨
    2011, 7(4):  54-58. 
    摘要 ( )   PDF (3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塔河油田塔中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超深、高温、高破裂压力"的特点,本文从分析塔河油田塔中区块高破裂压力成因出发,寻求在该区块的储层改造技术对策,研究形成了"压前预处理、管柱结构优化、工作液体系优选、优化施工泵序"等酸压改造主体工艺,经现场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初步解决了超深井、高破压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改造的难题。
    抽汲井产能评价方法
    刘洪, 王新海, 王?嫖?毕全福
    2011, 7(4):  59-63. 
    摘要 ( )   PDF (1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油田抽汲井在探井和生产井中所占比例愈来愈大,而且普遍采用DST试井工艺,因此,如何由段塞流资料进行产能评价,就成为日益重要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的问题。基于非自喷井压力恢复曲线特点,提出了抽汲井产能评价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克拉玛依拐209井和SX12井,应用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预测和评价抽汲井的产能是可行的。
    高压砾石充填工艺在红浅1井区的应用
    韩俊伟, 贾洪革, 史建英, 张勇
    2011, 7(4):  64-68. 
    摘要 ( )   PDF (2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新疆油田红浅1井区、红003井区稠油区块的不断开发,越来越多的井需要防砂。滤砂管防砂技术已不能满足防砂需要。采用高压砾石充填工艺,对充填砾石尺寸、砾石充填量、筛管缝宽、泵注程序、砾石充填管柱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结果与防砂施工基本一致,防砂施工效果良好。
    工艺设备
    防砂筛管性能评价实验方法的建立
    朱春明, 王希玲, 邓金根
    2011, 7(4):  69-72. 
    摘要 ( )   PDF (2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国内外有关防砂筛管性能的研究往往局限于挡砂机理方面,对于防砂筛管性能的评价,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价方法。防砂筛管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油井机械防砂方式、防砂管类型、过滤精度和泥质含量,为此本文利用已研制出的大型出砂模拟实验装置,针对防砂管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展开了室内实验研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为防砂筛管性能参数的优选提供依据,进而建立了一种防砂筛管性能评价的方法,对指导工程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多参数排序判断抽油机井工况软件的开发
    灌宏, 丁明华, 高延超, 高峰
    2011, 7(4):  73-75. 
    摘要 ( )   PDF (2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抽油井生产管理中,归纳出用泵效偏差值、沉没率偏差值、泵深实现率、抽油机负载率等四个参数排序宏观判断抽油井工况的数学模型,通过试用取得较好的效果,以此为基础,开发出实用、方便的软件。
    废钻井液固化剂XSG组成的室内试验评价
    杨鸿剑, 梅宏, 胡延光, 王燕
    2011, 7(4):  76-81. 
    摘要 ( )   PDF (3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化剂在废钻井液固化处理技术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试验分析了XSG固化剂的组成对不同钻井液体系废浆处理的固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多组分复配的固化剂组成可达到强化固化聚结体、加快自由水的蒸发、促使尽快干涸固结的目的;并且适用于不同体系废浆及其不同固相含量下的固化处理。
    新疆油田废弃钻井液固化处理技术
    乔东宇, 张兴国, 王云, 黄治中, 郑义平
    2011, 7(4):  82-85. 
    摘要 ( )   PDF (1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田钻井作业中排放的废弃钻井液,能在长时间保持液态,对环境保护、油田建设及人畜的安全都不利。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废弃钻井液处理方法的调研,结合新疆油田情况确定了对废弃钻井液固化处理的方案。针对新疆油田常用的聚磺、钾钙基和聚磺混油三种体系的废弃钻井液,确定了不同固化时间与固化体强度的废弃钻井液固化处理配方。并在新疆油田八区进行了四口井次废弃钻井液的固化处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自润滑光杆密封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吴俊红, 王银山, 申蕙云
    2011, 7(4):  86-88. 
    摘要 ( )   PDF (1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低渗透油田部分低产液抽油井在生产过程中间歇出液,导致光杆发热,井口盘根加快磨损,井口密封失效,发生油气泄漏问题,研制了自润滑井口光杆密封装置。该装置工作阀横向调整,两级密封,可实现不停机更换盘根,盘根具有自磨自补特点;井口油杯可使光杆全程润滑。本文阐述了自润滑的井口光杆密封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情况。
    塔河10、12区三叠系地层PDC钻头防泥包技术研究
    陈涛, 于洋飞, 魏强, 郑义平, 胡新兴, 李鸿雁
    2011, 7(4):  89-94. 
    摘要 ( )   PDF (3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PDC钻头在新疆塔河油田10、12区的钻井过程中大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泥包现象,且其中以三叠系地层的泥包问题尤为突出,而泥包后往往严重制约提速及可能导致钻头损坏。本文从地质岩性、钻井液性能、钻头设计、工程参数及操作水平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PDC钻头钻遇三叠系地层时泥包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本地区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提出了针对性防泥包的技术措施及优化方向。
    新疆油田滴西12井区集油管线的设计
    梁金强, 赵晓梅, 丁宇, 戚亚明
    2011, 7(4):  95-97. 
    摘要 ( )   PDF (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原油性质、出油温度、气油比及产液量、含水率、集油管管材和管线的长度对原油集输的影响。低蜡低凝点低粘度的原油易于实现原油的集输;较低的出油温度、低气油比及产液量、低含水率和较长距离的集油管线难于实现原油的集输;光滑的集油管线内壁,摩擦阻力小易于实现原油的集输。以新疆油田滴西12井区某区块为例,确定了该区块的管道规格、加热形式和防腐保温措施。
    糠醛精制装置水溶液系统腐蚀问题分析和解决措施
    木合塔尔, 李风新, 潘从锦, 于宏伟
    2011, 7(4):  98-100. 
    摘要 ( )   PDF (1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二套糠醛装置水溶液系统管道及设备的腐蚀原因,并提出控制了原料脱气塔脱气效果和加注KQ-1缓蚀剂来控制水溶液的PH值解决方法,实施后水溶液系统腐蚀得到了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