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4年 第1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4-09-10
    全选:
    ABSTRACTS
    2014, 10(3):  0-0. 
    摘要 ( )   PDF (27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八区乌尔禾组沉积相分析
    何长坡, 邱争科, 罗官幸, 吴让斌
    2014, 10(3):  1-8. 
    摘要 ( )   PDF (27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八区乌尔禾组是有利的石油勘探区带.在充分认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扇体沉积模式及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测井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乌尔禾组沉积环境由冲积扇、水下扇和扇三角洲组成.将乌尔禾组冲积扇划分为扇根、扇中与扇缘3类亚相和9类微相,五八区乌尔禾组扇三角洲发育了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并细分为5类微相,详细阐述了各沉积微相的特征,并在盆地西北缘构造背景下分析了构造运动对研究区沉积相发育的控制作用.
    三维地震技术在预测石炭系储集层中的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古16井区东部扩边区为例
    王辉, 徐恒, 王涛, 胡戈玲
    2014, 10(3):  9-11. 
    摘要 ( )   PDF (11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火山岩储层岩性、岩相复杂,非均值严重,成层性差,厚度变化大导致火山岩地层内部物性差异大,有效空间难以预测.目前地震反演技术是开展储层空间预测的主要手段,但火山岩在地震剖面上呈现分辨率低、反射同向轴杂乱、振幅强弱变化快的特点,常常导致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预测储层空间展布的难度加大[1-3].但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古16井区石炭系火山岩以凝灰岩及变质的砂砾岩为主,在剖面上具有一定的成层性,依托高分辨率二次开发三维,同时结合该区大量的钻、录、测井及取心、成像测井等资料,开展井-震结合精细刻画区域火山岩优质储层,为水平评价井的部署、扩边开发方案及储量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地震预探效益评价方法——以新疆油田2001-2010年地震预探为例
    乔文龙, 王屿涛, 李娜, 杨新峰, 熊维莉
    2014, 10(3):  12-18. 
    摘要 ( )   PDF (12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作为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手段,在油气勘探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地震投资、工作量与地震勘探成果的大小、可靠程度和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地震预探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可直接对具体油气区的地震预探效益进行相对评价.在此基础上,依据概率理论和盈亏平衡原理,建立了地震预探效益评价指标定量化方法和评级标准.并以新疆油田2001年-2010年三维地震预探为例进行了具体应用.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设计合理,定量方法与油田生产经营结合紧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客观性.
    双保钻井液在吐哈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李益寿, 马世清, 杜苏, 郝世根, 刘光忠, 刘开明
    2014, 10(3):  19-25. 
    摘要 ( )   PDF (2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吐哈油田储层为典型“三低”油气藏,不同区块钻井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极易发生因井壁失稳导致的钻井复杂与事故.近年来,吐哈油田对施工过程中的油层保护与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经过资料调研与室内实验,在常规钻井液体系基础上,引入新型钻井液处理剂并进行性能优化,研究开发出“双保”钻井液体系配方,在柯柯亚与荚也尔构造现场应用2口井.钻井复杂事故大幅减少,实现了油气储层与施工环境的双重保护,应用效果明显.
    呼图壁储气库废弃井封堵剂研究
    王容军, 白翔, 张新贵, 王秋玲
    2014, 10(3):  26-29. 
    摘要 ( )   PDF (2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储气库废弃老井封堵的可靠性,开发出了两种不同功能的水泥浆体系.实验表明,G级微膨胀纤维水泥浆体系养护24 h线膨胀率为0.034%,体积不收缩;养护7d抗冲击韧性比原浆水泥石提高45%;水泥石气测渗透率最高为0.0239× 10-3μm2;模拟套管胶结壁面抗窜强度为2.3 MPa/cm,较原浆水泥石提高41%,具有较好的流体阻隔性能,适合于套管内部井筒的封堵.复合超细水泥浆体系浆体稳定性好,填砂管岩心实验最高注入压力为11 MPa,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封堵产层效果较好.
    呼图壁储气库一趟管柱完井工艺研究与应用
    薛承文, 张国红, 罗天雨, 邬国栋, 代礼兵
    2014, 10(3):  30-33. 
    摘要 ( )   PDF (6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枯竭性气藏改建的储气库,在完井过程中必须严格作业程序,缩短作业周期,减小地层污染,才能保证储气库达到设计注采能力.一趟管柱完井工艺技术可以在注采直井中通过一趟管柱作业完成产层射孔、射孔液替入、环空保护液替入、封隔器坐封与验封、诱喷试气等一系列完井投产作业.管柱结构简单,作业步骤紧凑,可缩短施工周期,大大减少入井液体对地层的污染;反向替液替入量准确,节约了施工用料;采用“投棒+液压”点火方式,现场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有效保证了射孔作业;在施工程序最后对储层射孔,现场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小,有效杜绝了井喷失控等恶性事故发生.
    油气开发
    西泉3井区火山岩油藏试采初期特征研究
    宋小彬, 吴建英, 万文胜, 朱喜萍, 许学龙
    2014, 10(3):  34-38. 
    摘要 ( )   PDF (17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火山岩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很大.为加快西泉3井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的开发,本文利用初期取得的丰富的地质资料,对油藏的地质和开发特征作了研究.建立了本区火山岩岩性、物性解释图版;对油气的分布,合理的开采制度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及认识,为今后油藏的滚动开发和油藏的稳产提供了依据.
    改善水驱效果开发技术政策优化研究
    黄琛, 余保海, 李俊, 胡伟
    2014, 10(3):  39-44. 
    摘要 ( )   PDF (12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驱开发油藏,在开发后期水驱效果变差,以前的井网井距已经无法满足其目前开发需求,亟需对井网井距及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进行调整.以王龙庄断块为例,在对王龙庄断块的存水率、吨油耗水率、含水率与采出程度、注入体积增长倍数等开发指标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井网密度与水驱控制程度的关系法和井网密度与采收率的关系法,优化王龙庄断块的合理井网井距.并运用静水柱压力法、地层压力与累积注采比关系法,及开芡效果分析法,确定合理地层压力.最终得到:王龙庄断块的合理井网密度为25井/km2,合理井距应为200m;合理地层压力为13.29Mpa.从而为王龙庄断块的后续开发提供了依据.
    七八区八道湾组砾岩油藏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
    侯文锋, 金萍, 周庆, 尚娅敏, 史乐
    2014, 10(3):  45-51. 
    摘要 ( )   PDF (12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七八区八道湾组砾岩油藏历经三十多年注水开发,注水井井况变差,分注率降低,年含水上升率达3.0%,绝对递减率10%.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开展精细油藏描述,重塑地下认识,指导注采系统调控;开展注水专项治理,完善注采井网、全面细分开发层系,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并以合理开采技术界限研究成果为指导,精细注水调控;结合深部调驱、变强度注水,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截止2012年减缓递减增油量8.1×104t;综合含水由81.0%降至目前的79.4%,采收率由44.2%提高至50.6%,成为国内第一个采收率突破50%的整装砾岩油藏.
    砾岩油藏微观结构对聚驱后剩余油影响研究
    胡小冬, 吕建荣, 程宏杰, 郭巧珍
    2014, 10(3):  52-56. 
    摘要 ( )   PDF (16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岩心饱和度分析、荧光薄片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方法研究了砾岩油藏不同岩性及微观孔隙结构与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关系,研究表明,纵向上正韵律油层中顶部驱油效率低,剩余油饱和度较大,而反韵律油层剩余油分布较均匀.聚合物驱对不同岩性砂砾岩均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对自由态剩余油驱替效果最好,复模态结构砾岩储集层不利于聚合物驱替束缚态和半束缚态剩余油.不可及孔隙体积对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有一定影响,在低渗透砾岩油藏聚合物分子量大容易造成聚合物注不进去,在注聚过程中,应考虑聚合物的分子量与地层渗透率的匹配关系.
    疏水缔合物在压裂液中的应用
    刘彝, 刘京, 吴均, 徐建华
    2014, 10(3):  57-60. 
    摘要 ( )   PDF (11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疏水缔合型压裂液作为一类新型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由于其独特的流变性能应用在压裂改造中.讨论了稠化剂、盐对基液表观粘度的影响.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基液表观粘度降低;120℃缔合基压裂液在该温度下,170S-1的剪切速率下连续剪切2h后,表观粘度为43mPa.s;150℃缔合基压裂液在该温度下,170S-1的剪切速率下连续剪切100min后,表观粘度为40 mPa.s;该配方具有较好的耐温耐剪切特性.通过粘弹性测试得出该结构流体在整个扫描过程中储能模量高于损耗模量,表现出以弹性行为为主.少量破胶剂即可使压裂液在4h后完全破胶,且破胶液粘度小于5mPa.s.破胶液的固相含量为零,残渣含量极低,与常规瓜胶压裂液相比,降低了液体对地层的伤害.
    火驱注气燃烧工艺在新疆油田的应用
    梁建军, 陈龙, 计玲, 王如燕, 孙国成
    2014, 10(3):  61-63. 
    摘要 ( )   PDF (10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油田H1火驱先导试验区属稠油区块,原开采方式为注蒸汽开采,后期采收率降低,经济效益下降,需要新的接替技术提高开发效益和采收率.针对上述问题,新疆油田公司开展了火驱配套技术的研究.经过近几年矿场试验,截止2013年,火驱试验计划点火井组13口,成功点火13口.点火试验取得了成功,试验过程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经验,相关配套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为今后火烧油层法开采难动用储量提供了技术储备.
    重32井区稠油水平井地表汽窜治理技术研究
    王晓惠, 赵玲莉, 王海峰
    2014, 10(3):  64-67. 
    摘要 ( )   PDF (21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风城油田重32井区齐古组浅层稠油在长期蒸汽吞吐过程中出现的地表汽窜问题,室内研制了两种高温堵剂,其中高温聚合物凝胶堵剂成胶前粘度低,易泵注,成胶后粘度高,耐温性能好,加入体膨颗粒以后能够有效防止未成胶堵剂在大孔道中的漏失;可解冻胶堵剂在120℃条件下,恒温两个月仍具有高分子聚合物所特有的粘弹性,测定其岩心封堵率为99.63%,经酸化处理后,其酸蚀率为22.43%.封堵前采用电位监测法对汽窜通道进行模拟,寻找汽窜通道的关键节点位置,通过对处在关键节点位置的稠油水平井汽窜通道实施有效封堵,从而达到解决地表汽窜的问题.
    吸水剖面测井伽马基线异常高幅度原因及其工艺改进研究
    何秀珍, 卓红, 伍轶鸣, 刘勇, 李洪
    2014, 10(3):  68-76. 
    摘要 ( )   PDF (32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注水开发油田中,测定注水井吸水剖面是油田动态分析中必需的资料之一,而资料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油田的开发水平.目前国内出现的传统同位素测井的工艺,主要包括:地层大孔道特征识别,同位素粒径选择,同位素沾污的处理,流动井温和关井井温的综合应用,生产测井校深,生产测井施工方案进行研究改进等.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塔里木油田同位素吸水剖面适用条件及提高吸水剖面资料质量的工艺、技术措施,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井型的测井系列及注入状况分析.将研究成果进行了现场测井验证,从实施的同位素吸水剖面测试来看,应用效果非常好.
    预测盆5凝析气藏气井临界携液量方法及应用
    汪政明, 王晓磊, 张赟新, 李彦岭
    2014, 10(3):  77-82. 
    摘要 ( )   PDF (12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总结目前常见几种临界携液量预测模型基础上,通过优选模型,由现场实际工况分析反推出适合于盆5气藏的临界携液量预测公式.利用该预测方法,研究了临界携液量与井深及管柱直径的变化规律,并对盆5凝析气藏目前7口生产井进行临界携液量预测与最小产量确定,对两口积液气井进行了生产管柱优化,与现场实施效果对比,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抗高凝析油抗高盐度泡排剂的筛选
    薛海东, 张灵, 贺映兰, 杨雯雯, 夏亮亮
    2014, 10(3):  83-87. 
    摘要 ( )   PDF (12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四川盆地高凝析油高矿化度天然气井积液的情况,迫切需要研制出一种抗盐耐油的泡沫排水剂以稳定生产.采用Ross-miles法对泡沫排水剂常用主剂、抗油添加剂、抗矿化度添加剂进行筛选,在各种添加剂存在情况下对起泡剂体系起泡性能和稳泡性能进行评价;采用正交优化实验方法,研制出了在高矿化度200g/L、高凝析油40%的条件下起泡性和稳泡性良好的泡沫排水剂配方.
    聚合物弱凝胶流过多孔介质剪切降解实验研究
    魏静, 赵波, 杨红霞, 贺承祖
    2014, 10(3):  88-92. 
    摘要 ( )   PDF (11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及其铝凝胶和酚醛凝胶流过填砂层后线团尺寸和流变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成胶后虽然高分子线团尺寸和强度增加,但柔顺性变差,容易剪切降解,并以靠配位键交联的铝凝胶尤为明显,可能因此达不到预期的功能.
    工艺设备
    盆5气田天然气冷凝温度异常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张洪杰, 朱琳, 郑子龙, 郭豫疆
    2014, 10(3):  93-99. 
    摘要 ( )   PDF (21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3年6月份以来,盆5天然气处理装置天然气低温分离温度长期处于高于规定参数范围运行,导致天然气处理不能达到外输要求,影响了气田的正常生产.为及时找出影响天然气冷凝分离温度的原因,并解决由此导致的外输天然气烃水露点不合格问题,本文结合装置实际生产状况,通过对比正常时与异常时各影响参数的变化情况,找出了影响冷凝温度的关键因子,并开展了相关分析、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措施.分析及应用结果表明,导致冷凝温度升高的关键因子为节流压差、节流温差变小,换热器换热效率与环境温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研究同时表明,对于盆5气田来说,随着压力的进一步降低,实施气田增压开采或增加外冷势在必行.
    大港滩海油田深斜井免投捞分注新技术
    杜晓霞, 张宏伟, 黄大云, 杨天成, 申煜亮
    2014, 10(3):  100-103. 
    摘要 ( )   PDF (16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滩海油田注水井井斜大、井深、钢丝及电缆投捞测配困难等存在的问题,研发了适用于滩海油田分注的深斜井免投捞多级分注管柱.管柱主要由套保封隔器、定比例配水器、卡层封隔器、油管分离器、水平井球座及井口恒流配水装置组成.主要通过选择合适水嘴并通过井口恒流配水装置调节注水量,对注水量进行控制.该技术集分层注水、防返吐功能于一体,并且操作简单,性能安全可能,能延长管柱寿命.大港滩海油田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有效地提高了分注作业效率,并提高了分注效果.
    红山嘴油田低冲次工艺优化及现场应用
    李亚双, 刘乾义, 周鹏高, 杜雪峰, 陈扬
    2014, 10(3):  104-107. 
    摘要 ( )   PDF (7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山嘴油田为低渗透的非均质性低能、低产油田,现有的常规型抽油机配置参数已经达到最佳状态.本文优化试验三种低冲次减速工艺,对减速工艺的原理分析和现场使用效果分析对比,低冲次工艺在稀油区低产井上应用效果良好,降低了抽油机运转冲次,产液量平稳,大幅度提高泵效,降低电能损耗.并且优选出适合红山嘴油田的低冲次工艺,降低能耗、节能挖潜、增加效益.
    储罐声发射在线检测装置的建立及其实际应用研究
    赵永涛, 李原欣, 孙大明, 张颖
    2014, 10(3):  108-113. 
    摘要 ( )   PDF (27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储罐作为石化原料和产品存储的主要设备,在石化企业广泛使用,储罐的安全运行是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如何快速有效的判断储罐底板状况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自建一套模拟装置研究声发射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并在现场开展现场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高效沉降分离池分离特性的数值模拟
    张青松
    2014, 10(3):  114-118. 
    摘要 ( )   PDF (16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油田的含油污水,选用RNGk-ε模型,基于ANSYS14.0平台的FLUENT软件对高效沉降分离设备的内部构件、不同入口速度、停留时间进行模拟分析,进而研究其分离特性和流动规律.模拟结果表明:①无内部构件的高效沉降分离池中会存在严重的涡流和动力不足的问题,须设置平板和斜板改善分离设备内部流场,促进油滴聚结合并,从而提高油水分离效率;②不同入口速度下,进口速度越小,涡流区长度相对较小,所需的停留时间越长,但油水分离效果相对较好;③当沉降分离设备高度Y=0.5m处的油相体积平均分数超过0.95,即为油水分离最佳界面.
    故障树分析法在中缅长输原油管道失效风险评价的应用
    马晓骊
    2014, 10(3):  119-124. 
    摘要 ( )   PDF (3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输原油管道失效最直接的原因是管道断裂和泄漏,腐蚀乃是引起管道断裂和泄漏的最主要风险因素.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中国-缅甸长输原油管道发生断裂和泄漏的各个因素,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建立管道失效故障树,求出其最小割集,计算结构重要度,针对易发生失效的薄弱环节,制定了预防措施.